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11
编号:13583160
书评:《中医学——一个隐喻的世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11
     贾春华教授主编的《中医学——一个隐喻的世界》已经付梓出版,是目前为止第一部运用隐喻学来研究中医理论的著作。此本书的问世,不仅为隐喻学的应用拓展了新的领域,更是为后世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确立了新的标杆。

    现今有关中医类的书名中,多有冠以“解密”“探源”等词目者,而对于中医爱好者或刚接触中医的大众来说,“中医与西医的不同”往往是其喜欢讨论或提问的热点问题,以上两种现象共同体现了人们对本源的求知与探索。而前者的解密与探源与本书相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质研究。就如同汉字的本义,其解释往往涉及到古人生活中存在的最根本要素,这不仅仅是解释的需求,更是认一种认知方式的体现。隐喻认知是人类认识世界最根本的方法,其本质是通过已知的经验去说明或理解未知的领域。如果说古人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构建了中医理论,那我们对于中医理论的解读则上升为对这一隐喻的理解,而隐喻理解的关键则是找到隐喻构建的始源域。在中医理论形成的这一过程中,其始源域为古人对自然、社会的一些经验性的理解。找到对应的始源域,便可以理解这一隐喻,并还原其构建过程。而以上内容所依赖的基本命题如贾教授在书中所言“中医语言是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这句话非常具有启发性。

    以前常听某药店的老药工说“中医的书要多向前翻,西医的书要向后翻”,别看这句话说的简单,其反应了中医与西医不同的研究重点,即前者重经典,后者重发展。经常有人会问我:“你们怎么还在一直在研究内经,研究张仲景?”现在或许又有了一个更新的而且更为满意的答案。自古代到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所折射的一大问题就是一个字“乱”,大家各说各的话,争论于某句某段话的含义,而在西医学中则很少出现此种情况。现在来看,传统中医限于争论的原因在于其一直在二级三级含义中绕圈。并未触及到最根本的东西,即某句话说出的立场是什么,基于何背景说出,而是将不同立场说出的内容混为一谈,自古如此,至后世更为不清,以至越来越乱,造成每一个研究就是一个新说的现象。而现在急需有人去厘清中医各种理论之间的关系,贾教授无疑是此项工作的先行者。

    如果说前面是对隐喻至于中医传统理论产生的一些认识,那么下面就是在隐喻视角下重新认识中医理论后对其实证及发展产生的思考。在明确“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这一方向后,关于中医理论的實证研究应当首要分清哪些是承诺的,哪些是事实的,如果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证明一个“承诺”,其无疑等同于用科学的方法去证明古人虚构的神话。中医理论停滞不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清楚其是如何形成的,其理论的起点在哪里。这一问题在本书里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解答。中医理论的发展来源于古人在自然、社会活动中的体验,而今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对自然的各种物质各种关系已经有了相对古人来说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的社会形态相对古代更为丰富,如果把这些经验重新注入到中医理论中去完善、发展、验证,将会是推动中医理论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世界中医药》杂志社 王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