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12
编号:13546027
张青教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的治疗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12
     1 理论释义

    中医临床讲究整体观念,大肠癌患者尽管病位在大肠,但从脏腑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而言,与肺亦关系密切。“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气,主行水,其可通过气的推动和水液代谢参与大肠功能的发挥;“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主传化糟粕,其生理功能的发挥除与胃气的通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外,肺气的肃降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除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外,肺与大肠在经络系统上也关系密切,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肺经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下传于大肠经,后逐经相传,周而复始。肺与大肠生理相连,病理也相关。肺热壅盛、肺燥津伤、肺阴不足等,均可导致大便秘结;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又可导致胸闷喘满等症。

    除中医学方面的联系外,现代科学研究又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生理研究方面,从胚胎分化的角度看,肺与大肠均源于内胚层,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故二者在各司其职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3];从器官发生的角度看,肺祖细胞中高水平的Wnt通路活性可诱导肠祖细胞产生多种类型的肠细胞;从内分泌的角度看,肠道的血管活性肠肽可刺激呼吸、舒张支气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既能收缩支气管、舒张气道血管,又能抑制结肠的自发性收缩;从免疫的角度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