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5
编号:13500973
水蛭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5
     传统鉴定方法因受到遗传可变性[15]、表形可塑性[16]、化学成分复杂性[17]的影响,常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更加直接、准确的分子鉴定方法。1980年,Botsein等[18]提出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其基本原理是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通过Southern印迹和特定序列探针杂交后显示出遗传位点的等位变异,结果稳定可靠,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实践中常使用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结合的PCR-RFLP技术进行鉴定。期间,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19]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1990年,Williams等[20]提出以PCR为基础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技术,但扩增结果的稳定性较差。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通过设计的引物进行扩增,快速稳定,且多态性较高,呈共显性遗传,被广泛用于种质鉴定[21]。1993年,Zabeau Mare和Vos Pieter[22]发明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酶切片段进行选择性扩增。1991年,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团队[23]运用了RAPD和随机引物PCR技术(AP-PCR)在人参与西洋参中进行DNA指纹鉴别,发表了第一篇中药分子鉴定英文论文。1994年,Zietkiewicz等[24]提出了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技术(ISSR)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