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4期
编号:11526785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婴儿败血症30例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药敏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王晓丽 胡赤军
第1页

    参见附件(244KB,2页)。

     【摘要】目的分析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婴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0例败血症患儿的起病情况、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特点30例中因黄疸就诊15例,其它就诊原因有发热2例,纳差、吐奶、嗜睡2 例,脐部脓液、渗血2例,臀红2例,脓疱疮1例,颈部褶烂1例,鹅口疮1例,咳嗽鼻塞2例,腹泻2例。培养细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6.7%)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0 %) 占前2位;检出菌大多数对万古霉素敏感(93. 8 %),其次是克林霉素(50. 0 %) 。结论对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早期行血培养检查,对可疑为败血症的患儿,早期以经验用药为主,并结合本地区近年病原菌及耐药特点,合理应用,待血培养检出细菌后,再根据药敏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词】败血症;病原菌;婴儿

    婴儿败血症是婴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往往缺乏感染中毒症状,黄疸可以是婴儿败血症突出的或唯一的表现,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母乳性黄疸或婴儿肝炎综合症。我们发现,在我院儿科收治的婴儿败血症中,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的败血症患儿近年来明显减少,而以黄疸为唯一表现或主要表现的婴儿败血症逐渐增多,为了解这些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现对我院儿科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以“病理性黄疸”收住院的婴儿败血症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因黄疸就诊,或因其它原因就诊而被医生以“病理性黄疸”收住院的婴儿103例,均在入院后应用抗生素前立即严格操作取股静脉血做细菌培养,同时查肝功、胆红素等。血培养阳性30例。纳入本研究的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117 d。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46.7~ 287.5) μmol/L,均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1.2细菌培养和鉴定方法用法国梅里埃BacT/Alat240血培养仪及双相血培养瓶为培养基,在(35 ±1)℃培养箱中培养2~6 d后盲种在血琼脂平板上,用法国API细菌鉴定系统做细菌鉴定,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规程》进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