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6期
编号:11526111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胡小云 邓顺莲
第1页

    参见附件(22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004年 669例剖宫产进行分析,对孕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产后出血预防措施,术后准确测量出血量,测量方法:容量法和称重法。术后专人陪护,严密观察病情。结果 剖宫产产后出血较我院2003年出血率下降了0.7%,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对产后出血要有预见性,做好预防措施,准确测量出血量,及时发现和处理,是降低产后出血率,保证母亲安全的重要护理措施。

    【关键词】 剖宫产;出血;护理

    随着围产保健网络的建设和加强,孕产妇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产后出血仍是第1位死因。对产后出血量低估和产后观察不到位,常会延误产后出血的抢救时机[1]。我院重视对产孕妇的评估、出血量的测量和产后专人陪护。现对我院2004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产妇平均年龄26岁,最小17岁,最大38岁,孕龄32~43周,平均38周,新生儿体质量平均2 950 g,最大4 800 g,最小1 100 g,其中双胎13例。

    1.2 剖宫产指征本资料中头盆不称140例、胎儿窘迫130例、臀位61例、妊高征51例、产前出血33例、疤痕子宫99例、其他155例,有出血高危因素的292例共占43.65%。出血量与时间的关系,见表1。

    注:产后2 h内出血量占24 h出血的75%,产后2~24 h 占25%,其中2 h后失血>200 ml病例中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达300 ml,经处理后出血减少。24 h总出血量有25例超过500 ml,产后出血率为3.7%

    2 护理

    2.1 术前对孕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要针对孕妇术前情况做好各项抢救工作及术前心理支持,消除其紧张情绪,术前与孕产妇谈话要清楚而婉转,让其充分了解手术经过和可能会出现的不适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