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8期
编号:11528325
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适用性人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李素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52KB,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适应性训练” 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部分。我院属于地方性医学高职学院,其培养目标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了适应城乡社区3级卫生服务网的建设, 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培养适用性人才的新路子,特此提出,供同道参考。

    1 明确办学定位,立足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我们紧紧围绕适应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变化的办学理念,及时把握新形式下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变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这个良好的机会,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社区卫生管理于一体的应用性人才。以引导毕业生到乡村和其他医疗设施不足的社区从事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从而拓展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路。

    2 进行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临床医学专业在我校是一个老牌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75年起逐步举办了临床专业普通大专班、初中起点五年制临床高职大专班、高中起点3年制临床高职大专班;为了适应城乡社区医疗的需要及市场竟争,自 2000年起我们及时从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流出口腔方向、妇幼卫生方向、医学美容方向 3个专业。

    3 调整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以满足广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根据市场要求及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要求,我们调整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将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临床医学三大模块,增加了《临床预防》、《社区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综合技能训练和多站考核》、《就业指导》等5门课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