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22期
编号:11526399
穴位注射与针刺治疗巨声鼾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2期
     患者男,25岁,打鼾声音巨大,并于5年前逐渐加重。经多家医院呼吸科、五官科诊断为鼻中隔略偏,咽腔狭小,鼻甲大。多导仪检测睡眠报告不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有数次呼吸暂停,平均2次/h,最长暂停时间49.8s。西医诊断:呼吸紊乱以阻塞和低通气为主。于2006年6月20日就诊,患者精神欠佳、面色恍白、声音低细、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阳虚体质。给予背俞穴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2 ml加黄芪注射液3ml混合,混合抽于5ml注射器,分别注入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及廉泉、天突穴各0.5m1。针刺百会、廉泉、天窗、天突、人迎、合谷、复溜、足三里。1次/d,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第1个疗程中,患者主诉精神明显放松,日间困乏程度减轻,呼吸平稳有力,平躺时仍有明显鼾声。继续治疗到第3个疗程,鼾声基本消失,由以前的声嘶力竭变为自然的鼻呼吸音,且呼吸顺畅,早晨醒来口中无干涩感、头脑清爽、精神良好。于是停止治疗。随访10个月未复发。

    此患者的鼾症属肺气虚合肾气不足:“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声音出于肺而根于肾。又据肺脉通于会厌。肾脉挟于舌本。故针刺上穴,仿其局部充血。体针以益气调血补肾,通调舌络,充养舌脉。再加之背俞穴的药物注射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进行了有机结合,使腧穴参与对药物的整合功效,又增强了脏腑的生理功能,而达调理并加强局部功能之效。, http://www.100md.com(赵秀敏 张耐茹 刘建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