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6期
编号:11620827
灯盏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了解灯盏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查阅有关专业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 灯盏花注射液不仅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应用较为广泛,而且对糖尿病、肾病、肝病、眩晕、老年痴呆、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 盏灯花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较好药物。

    【关键词】灯盏花;注射液;临床应用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三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以云南较多。首载于《滇南本草》,《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曾予收载。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微寒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目前灯盏花注射液在临床上除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外,在糖尿病、肾病、颈性眩晕、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的疗效。现将灯盏花注射液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 百拇医药     1 心血管系统疾病

    1.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李保军等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9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5-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花注射液30 ml

    加5%葡萄糖注射液4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9%(39例)和93.88%(46例),P[2]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消心痛口服,治疗组加用灯盏花注射液,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以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6.67%,治疗组各种治疗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

    1.2 治疗心肌梗死 谷体彬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为治疗组,以2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下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或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30.5%),显效9例(25.00%),有效13例(36.11%),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9例(25.00%),显效8例(22.22%),有效11例(30.56%),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 http://www.100md.com
    1.4 治疗心房颤动 韩斐报道30例持续性房颤老年患者,用灯盏花注射液3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用药前后HR由(11.5±8.2)次/min下降为(8.33±7.6)次/min(P<0.05),心肌耗氧量由(17081.8±1730.5)mm Hg•次/min,降至(12492.9±1817.2)mm Hg•次/min(P<0.05),说明灯盏花注射液能减慢持续性房颤老年患者的心率等。

    1.5 治疗瘀证型高血压

    郑峰等将60例血瘀证高血压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灯盏花注射液3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28 d。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26例(86.67%)和23例(76.67%),P<0.05。且两组血清PCⅢ水平和血瘀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
, http://www.100md.com
    1.6 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陆茵等对31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剂量:年龄≤3 岁者每次4 ml,3~6岁者每次6 ml,6~12岁者每次8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150 ml,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1例,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症状消失时间为(5.1±2.1)d,ECGST-T恢复率为86.7%,心肌酶谱(CKMB)恢复率为88%;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6%,症状消失时间为(6.3±2.8)d,ST-T恢复率为63.3%,CKMB恢复率为75%,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脑血管系统疾病

    2.1 治疗脑梗死 马仁生等将发病在1个月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匀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灯盏花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9.2%,P<0.01。治疗前后血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楚海波等对治疗组50例脑梗死患者用灯盏花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则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继续下一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两组基本治愈例数分别为22例和14例,总有效例数分别为43例和36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均下降显著,但治疗组无优于对照组(P<0.05)。陆家武和金红等分别报道的128例和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2.2 治疗脑栓塞 翁雪莉等选择急性脑栓死患者83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灯盏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用曲克芦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4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P<0.01。

    2.3 治疗脑出血 杜宝新将72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用灯盏花注射液和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愈显率(痊愈+显效)为56.1%;对照组只用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67.74%和29%(P<0.05)。在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

    2.4 治疗脑卒中后偏瘫 赵桂荣等将14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8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51.7%),P<0.01。

    2.5 治疗偏头痛 陈梅莉等用右旋糖酐40 ml静脉滴注,1次/d,10~14 d为对照组(53例),用灯盏花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10~14 d治疗偏头痛患者58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84.8%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董桂英等在西药治疗的基础,加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偏头痛40例,结果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者。认为灯盏花注射液可明显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偏头痛时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局限性缺血缺氧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百拇医药(徐孝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