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1期
编号:11641805
胸外悬吊固定治疗新生儿漏斗胸3例报告(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畸形。病因及发病机理各论不一:认为与家族性遗传有关联;由于下胸部肋软骨及肋骨过度发育,胸骨代偿性的向后移位而形成本病;胸骨下韧带挛缩;膈肌胸骨部发育过短,胸骨下部向内牵拉所致等等[5-6]。其病理特点是以剑突为中心的胸骨下段及相应的肋骨向后凹陷,使得凹陷胸骨后缘与椎体前缘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心脏受压、移位,导致大血管扭曲,从而影响心脏,使其搏出量减少,胸腔的整体容量减少,肺的扩张受到限制,最终引起心肺功能损害,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并且难以控制。另外,因胸壁畸形外观,可造成年长儿的心理损害,所以我们提倡漏斗胸应该早期矫形治疗。目的在于通过纠正畸形,改善心肺功能,解除家长的心理压力,预防漏斗胸的后期并发症如脊柱侧弯、扁平胸等。漏斗胸传统手术方法有两大类:①Wada胸骨翻转术;②Ravitch手术及改良方法。皆因损伤大,矫形效果欠佳,目前已很少采用。

    本组3例新生儿,2例漏斗胸合并肺炎,换气障碍、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口唇紫绀,吸气时漏斗胸加深变大,反常呼吸明显,肺炎无法控制。1例合并急性胃扭转。依据Nuss手术原理,急症行胸外悬吊固定术,由于消除了反常呼吸、胸腔容积扩大、肺膨胀良好,肺炎迅速得到控制。合并急性胃扭转的病例在胃复位的同时行胸外悬吊固定术。3例新生儿于固定后10 d,悬吊线变松(无张力),胸廓外形圆隆,矫形效果满意。

    目前,小儿外科的发展方向正趋向于“微创化”和主动修复,胎儿外科、产房外科则追求更早的发现和矫治畸形,使之尽快符合人体的解剖机能和达到生理平衡[7],故畸形矫正愈早愈好。新生儿肋软骨部分较长、骨质软,便于微创矫形,尤其胸部畸形严重、症状明显者。胸外悬吊固定术无需切骨,切口小而隐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活动早、创伤小、费用低、矫形效果好。且早期手术能避免严重畸形对心、肺发育的影响。而且新生儿对疼痛不敏感,可避免年长儿术后疼痛造成的获得性脊柱侧弯等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李正,王慧贞.先天畸形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3.

    [2] Nuss D,Kelly RE,Croitor UD,et al.A 10 year review of a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for th ecorrection of pectus excavatum.Pediatr Surg,1998,33(4):545-552.

    [3] Park HJ,Lee SY,Lee CS,et al.The Nuss procedure for pectus excavatum:Evoluation of techniques and early results on 322 patients.J Thorac Surg,2004,77:298-295.

    [4] 鲁亚男,刘锦纷,徐志伟,等.改良Nuss手术纠治小儿不对称型漏斗胸.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28(1):4-6.

    [5] 胡永校,韩立波,陈东义.33例漏斗胸与扁平胸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313.

    [6] 胡明道.漏斗胸.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344.

    [7] 王伟林.重视小儿实验外科 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28(2):57-58., 百拇医药(吕方启 吴茂军 田茂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