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 先天性白内障
编号:11683082
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6期
     患儿,男,11个月 出生后视力低下,不固视,于2007年12月就诊。查体:双眼球水平震颤,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大小正常。前房深浅正常,房闪(-),虹膜纹理正常。双眼晶状体混浊呈白色。眼底视不见。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既往体健。个人史:足月、顺产、第一胎,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史:外祖母、母亲均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该患儿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该患儿之母, 24岁, 23年前曾作白内障摘除手术,未植入人工晶体。查体:双眼球间歇性水平震颤,结膜、角膜前房正常。无晶体眼,眼底未见异常。全身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该患之外祖母张××, 50岁, 自幼双眼视物模糊,于2003年行白内障摘除手术。

    讨论: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可为家族性或散发性;可以单眼发病或者双眼发病;可以伴发或不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系统性疾病。发病原因有两类:一类是非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是造成先天性白内障的重要原因。包括母亲怀孕前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或是应用一些药物,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一些抗生素,特别是磺胺类药物;或是暴露于X射线;或是母亲怀孕期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和维生素极度缺乏等。另一类是遗传因素,常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先天性白内障的1/3。该一家系患者均为出生时发现晶状体混浊,且连续3代出现患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即患者的双亲中有一个是患者。

    由于新生儿不能自诉视力好坏,以下几种症状应引起父母注意:一是新生儿没有眼神,大约出生7 d以后,会经常自己用手揉眼睛;二是新生儿不能注视,对光线的刺激没有任何反应,眼睛更不能随着光线游走;三是新生儿的瞳仁发白,缺乏光亮。有家族白内障遗传病史者,更应注意新生儿的早期症状,以做到早期发现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由于出生后眼睛得不到正常的光学刺激,具有不同程度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同时还有立体视觉、色觉等功能的丧失。所以对于明显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在保证婴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尽早手术,以保证其视功能恢复。理想的手术时间应在出生后数周内至6个月内。对于超过视觉发育关键期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甚至患者年龄已达10多岁或20多岁,也不要放弃手术,术后进行弱视训练。, 百拇医药(冯宝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 先天性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