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768480
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7期
     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在病情加剧或发展到晚期时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情一般都较紧急严重。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患者转危为安、改善预后起关键作用,是CHF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CHF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医治CHF患者180例,其中男130例,女50例。

    1.2 病因 冠心病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0例,心肌炎20例,肺心病40例。

    2 护理

    治疗CHF患者,临床常用强心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这些药物均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不仅医师了解,我们护理人员也必须掌握并加强对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 http://www.100md.com
    2.1 应用强心剂药物的护理

    2.1.1 熟悉洋地黄类强心剂及非洋地黄类强心剂的药理作用。

    2.1.2 洋地黄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较小,又因个体差异的存在,给药时要因人因时而异,同时综合考虑是否伴发其他疾病,如肾衰、低血钾、甲状腺机能减退等,是否合并用药,如异搏定、甲氰咪呱等,伴发这些疾病或需合并用药时,应减少洋地黄的用量。

    2.1.3 给药前,首先细检查心率、心律等情况,分别在用药的同时及用药后15 min、30 min、60 min观察心率及心律改变,询问有无消化道反应、视觉改变、神经系统症状及尿量改变,有条件者进行心电监护。若用药后自觉症状缓解、心率减少10~20次/min,ECG有相应改善,说明有效。若在用药过程中心力衰竭一度好转后又加重,并出现胃肠道症状和/或神经系统症状,不能用原有心脏病改变及其他原因解释,及用药前原有或无心律失常,经动态观察出现新的心律失常需考虑洋地黄中毒,若用药后病情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又排除其他诱因及药物中毒,可考虑洋地黄用量不足。这些临床反应征象均应及时观察和判断。
, 百拇医药
    2.2 应用利尿剂药物的护理 利尿剂的应用,必须根据心衰的程度,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制剂,以清晨或上午为宜,使利尿作用发生在白天,避免影响者睡眠及频繁排尿时受凉感冒。在应用过程中,动态观察水肿、体质量、尿量、呼吸、血压等指标来判断疗效。

    2.2.1 众所周知,应用利尿剂后尿量增多的同时水肿逐渐减退,甚至消失,是判断利尿效果常用且简便的方法,心脏患者的尿量可作为心排血量的间接反应,它不仅可指导临床应用药物的时机,而且可对应用利尿剂的效果进行评价,如尿量逐渐减少,尿比重升高,预示心衰仍在进展,反之则提示心衰渐好转。

    2.2.2 血压由于病情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利尿剂的反应相差悬殊,若大量利尿,可出现低血压状态及电解质紊乱,不注意观察,继续按计划常规用药,将造成不良后果。

    2.2.3 体质量的变化可间接反应心功能状态及利尿剂效果。因为心衰患者在出现水肿之前先有体质量增加,临床上可根据体质量增加来判断水潴留程度,从而推断心衰的进展,体质量减少程度可反映利水剂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2.2.4 CHF患者的呼吸频率变化对利尿剂治疗的反应极为敏感,由于肺瘀血导致肺活量减少,从而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使用利尿剂后,肺瘀血减轻呼吸频率减慢,故呼吸频率的变化既是应用利尿剂的指征,也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3 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护理

    血管扩张剂治疗CHF始于70年代初,Mejid等首先报道,近年来不论在实验室在临床上血管扩张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不仅减轻心脏阻力负荷,而且增加心肌活动能力,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在用此类药物之前要详细掌握病情,了解药物性能、剂量、滴注速度,严格三查七对,准确记录特别护理记录,密切观察血压、心率、面色及精神状态等变化,随时调节滴注速度,以免用药后血压骤降,剂量一般由小到大,以达到满意效果为原则。

    综上所述,对心衰者不仅要加强一般护理,且要防止和消除CHF的诱因,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护理非常重要,临床上护士除不断完善专科知识,还须做到责任到人,护理到位,才能保证整体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百拇医药(金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