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6857
分娩时心理护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
     【摘要】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临产分娩期的各种心理因素和疼痛刺激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可诱发循环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甚至造成难产,不利于产后恢复。对孕产妇采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和恐惧,而且调整应激系统,激发产妇自身潜力和耐受力,可提高产妇的应对能力,完善人格,对女性一生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提高分娩质量;因素分析

    世纪之交,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发起了积极心理学(postivepsychology)运动。当代心理学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使人健康成长,心情舒畅,称心如意。倡导积极价值取向,激发人的巨大潜能,以人的积极力量克服“逆境”条件,求得生存和发展。妊娠分娩是一个女性经历的自然生理过程,但它属于生理发育的突变期,这些突变在生理改变的同时,也带来心理和社会的影响。分娩的因素以由原来的产力、产道、胎儿,增加了孕妇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妊娠分娩期应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提高分娩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1目前分娩状况

    1.1剖宫产国内资料报道,北京协和医院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剖宫产率在2%左右,70年代在5%~11%,80年代在20%~22%,90年代在40%左右。近年来,国内剖宫产率在40%左右,少数超过60%。国外报道,殴美国家剖宫产率达20%~30%,南美国家则更高,一些地区也超过5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