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1818383
胃肠道间质瘤辅助治疗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25日 冯 伟 韩 硕 胡文旭
第1页

    参见附件(1642KB,2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lunlors,GIST)是胃肠道以及腹腔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3年Magur和Clark提出这一概念之后。经过20年的发展,人们对GIST的起源、基因表达及突变、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学诊断及良恶性的诊断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最近Thomas等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对1992~2000年美国12个地区的1458例恶性GIST患者作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恶性GIST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68/10万;②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54%为男性,46%为女性,男女发病率有差异;③黑色人种发病率高;④恶性GIST患者1年和5年的相对生存率分别为80%和45%。⑤恶性GIST在老年人、男性、黑色人种多见。COX分析显示:老年人、黑色人种、晚期、不接受外科治疗是影响死亡率的独立因素。有关GIST的治疗,尤其是以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肿瘤学方面治疗的典范。为其他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GIST的临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