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3353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刘 茹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78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从月经第3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晚1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选择治疗前、治疗后、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四个时间段,分别由专人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雄激素(T)变化情况。结果 7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症状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6%和44.9%(P<0.01)。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均P<0.05),其中以E2和P下降最为显著(均P<0.01),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停药后,30例子宫肌瘤(38.46%)恢复进行性增大,各项观察指标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短期效果好,副反应小,长期疗效不稳定。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期妇女发病率为25%,在30~50岁妇女中患病率可达70%~80%。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是导致妇女行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手术所致的创伤、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子宫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自从1993年Murphy等首先报道应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后,米非司酮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院自2003年起亦开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选择本院门诊78例自愿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确诊患者,入选条件为无高血压、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年龄33~52岁,平均4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