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5期
编号:11936993
二甲双胍联合降脂\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陈少龙 何秀芬
第1页

    参见附件(1788KB,2页)。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计算和检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行彩色多普勒肝脏超声检查以确定疗效;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指数(HOMA-IR=FBG×FINS/22.5)评价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同时记录临床症状。空腹胰岛素(FINS)由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检测。

    1.4 B超诊断依据 ①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高于脾脏和肾脏),远场回声衰减;②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晰;③肝脏体积增大,肝边缘角变钝;④彩超见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⑤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凡具备第1项加第2~4之一者可即确诊为弥漫性脂肪肝。具体地讲,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1.5 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及TC、TG恢复正常,B超提示脂肪肝声像图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及TC、TG较治疗前下降≥50%,肝脏B超改善一个级别;无效:各项指示未能达到有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均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个月后总结治疗组18例显效,27例有效,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5例,13例有效,无效22例,总有效率56%。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加用降脂药及二甲双胍后部分患者有腹胀、恶心及轻度腹泻,但均能耐受,无皮疹及肝功能损害加重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