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5期
编号:11937028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潜伏结核的系统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邹俊辉 陶小华 关杨 肖祖克
第1页

    参见附件(2510KB,3页)。

     2.3.1 异质性检验 在诊断试验中,引起异质性的主要原因有阈值效应和非阈值效应。前者可通过ROC平面图来估计,当存在阈值效应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呈负相关(或灵敏度与1-特异度呈正相关),其结果在ROC曲线平面图上呈“肩臂状”点分布,反之则无。本研究的ROC平面图示ROC曲线不呈“肩臂状”分布(见图1)。非阈值效应可通过森林图和Cochran-Q检验来评价,本研究合并诊断比之比森林图示Cochran-Q=16.99,df=5,P=0.004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见图2)。

    图1 ROC平面图

    图2 合并诊断比之比森林图

    2.3.2 合并统计量 通过计算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b与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5),提示ROC曲线对称。拟合ROC曲线,同时给出AUC=0.9658,SE(AUC)=0.0229,Q=0.9123,SE(Q)=0.0353(见图3)。

    图3 拟合ROC曲线图

    3 讨论

    潜伏结核感染是宿主感染结核杆菌后的一种亚临床状态,而大多数的活动性结核是未经治疗的潜伏感染的结核杆菌重新激活所致。潜伏结核患者因痰涂片镜检反复阴性易延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效识别及治疗潜伏结核患者是防治结核的重要策略。据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5 %~75 %的患者为痰涂片阴性[11]。临床上用于判断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经典方法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即皮内Mantoux试验以及PPD试验,但TST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特异性不够好,对于卡介苗(BCG)作为常规接种疫苗的国家,TST的阳性或者弱阳性结果很可能是由BCG接种引起的,同时不能除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次,TST对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一般,对于免疫抑制者结果更是难以确定[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