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0期
编号:11933728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康复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5日 赵为民
第1页

    参见附件(150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康复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对近十年经治的62例转子间骨折中,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高龄患者19例,取小切口、双动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固定9例,传统大切口10例。随访1~9年半,平均4年11个月,与同期37例转子间骨折行多种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9例中,患髋功能良好,1例于1年后因肺心病死亡,2例假体下沉,有轻中度髋痛。Harris评分:优(90~100)8例,良(80~89)5例,可(70~79)3例,差(<70)2例。结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能更早下床和具有早期康复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骨折;股骨转子间;人工股骨头;老年人

    对80岁以上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长期沿袭钉-板内固定,近年采用功能性髓内钉,如Gamma钉、DHS钉和PFN钉等,但与本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19例效果相比,则稍有逊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男22例,女40例。其中19例采用人工股头置换;男7例,女12例,年龄在80~93岁(平均84.2岁)。19例中,17例为新鲜骨折,2例为内固定(Richard动力钉、DHS钉各1例)失败。其他43例中,除6例(男3,女3)采用牵引治疗外,余37例中男12例,女25例,左右髋各为20例和17例。采用Richard钉板固定28例、Gamma钉6例、DHS钉3例。年龄24~79岁,平均46.9岁。人工股骨头置换(简称人工头组)19例致伤原因:跌伤14例,被重物压伤和汽车肇事伤为2例和3例。骨折的Evans分类为:Ⅱ型4例,Ⅲ型9例,Ⅳ型6例。伴糖尿病5例,心电图显示ST段缺血改变和左室肥大3例,慢性房颤4例,痛风、慢支和肺气肿各1例。患者体质和健康状况尚可,在内科医生协助或监护下,可以耐受小切口微创手术的转子间骨折,适于人工股骨头置换,伴发病基本可以控制或不碍手术,并且乐于接受的患者。术前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胸片、血气分析、血生化等检查,结合伤前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审视术中特别防范意外措施,控制心肺异常,争取心率在90次/min以内,呼吸20~25次/min,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血糖在8 mmol/L,血红蛋白不低于8 g/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