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1948999
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5日 袁海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29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发病率、易感因素、病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方法 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0例次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住院过程中各种医院感染率为4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组感染率(65.5%)明显高于其他组;易感因素与年龄、原发疾病类型、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的好发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血液、胃肠道。结论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尤其儿童和老年,疾病性质、粒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居首位,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单位:20094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医院感染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成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了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易感因素、病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积极做好防治感染工作,降低死亡率,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因恶性血液病而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所有恶性血液病患者共60例,所发生的医院感染29例次,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2岁,中位年龄36.8岁。所有患者均经骨髓或病理检查确诊。

    1.2 方法 对病例全面回顾,统一设计表格,按项进行分析。研究该类病例有关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疾病、发生医院感染时是否存在粒细胞缺乏、病原菌培养、感染的好发部位等主要方面加以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和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的一般情况 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感染率49%。29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其年龄分布情况详见表1。

    29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为常见,占19例次(65.5%),不同原发疾病患者感染情况见表2。

    2.2 易感因素分析 ①外周血粒细胞计数与医院感染:29例医院感染者发生院内感染时外周血粒细胞计数,N≤0.5×109/L 16例次(55.2% ),N 0.5~1.5×109/L 10例次(34.5%),N≥1.5×109/L 3例次(10.3%);②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住院时间的长短与医院感染有明显相关性,本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0.2 d,其中发生医院感染者为70.1 d,而无医院感染者为30.3 d。其中住院天数>45 d者感染率显著高于<45 d者(见表3)。

    2.3 病原体分析 60例医院感染者住院期间送检各种培养(血、大小便、咽试子、痰、培养)共72件,检出致病菌38株,见于27例患者。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4株(36.8%),大肠埃希菌10株(26.3%),白色念珠菌4株(10.5%),表皮葡萄球菌3株(7.9%),曲霉菌5株(13.2%),肺炎克雷伯菌2株(5.3%)。

    2.4 好发部位分析 29例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18例(62.1%),其次为血液4例(13.8%),胃肠道3例(10.3%),皮肤及肛周2例(6.9%)和尿路感染2例(6.9%)。

    3 讨论

    以上资料显示,以儿童和老年人为感染的高发人群,共占13例 (44.8%)。儿童期,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老年期,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加之由于贫血、化疗药物的使用,均易导致此两期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综合性医院一般疾病的医院感染率[1]。另外,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接受家属探视和陪护,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陪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探视,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从原发病的临床类型看,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其原因为在恶性血液病中,ALL发病率比其他类型高。且该类患者治疗以化疗为主,化疗方案中含有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不仅可以使粒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障碍,也可抑制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致病原体大量侵入,使机体感染机会增加。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文献[2]报道一致。除部分患者粒细胞减少是由疾病本身所致,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是导致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因素,尤其老年患者骨髓增殖能力降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延长,粒细胞减低的时间更长[3],更易发生感染。因此早期给予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患者经验治疗是合适的,选用的抗生素应尽量覆盖可能的病原体。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机会。本文显示,住院天数>45 d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5 d者。故对该类患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从病原菌看,引起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其原因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常见的医院感染菌,其临床标本检出率高,耐药率高,耐药机制复杂。

    综上所述,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之原发疾病(如ALL)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的延长等因素均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机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