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1947739
乡镇医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观察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5日 刘 菊
第1页

    参见附件(1422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乡镇医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情况,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2000~2002年与2007~2009年乡镇医院住院分娩产妇病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2000~2002年剖宫产率为30.9%,2007~2009年剖宫产率63.7%,剖宫产指征中位于第一的是社会因素。结论 乡镇医院剖宫产率升高过快,医患双方对剖宫产认识存有不恰当之处,应大力推广阴道分娩,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健康。

    【关键词】 乡镇医院;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

    目前,许多乡镇医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从而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可是这种手段却存在被滥用的现象,主要是乡镇居民对一些不科学说法的迷信,乡镇医院部分医生对剖宫产的片面认识及一些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社会原因。笔者就某乡镇医院近年来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问题进一步探明,为降低剖宫产率,维护母婴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2002年与2007~2009年某乡镇医院住院分娩产妇,其间住院分娩总数4600例,其中初产妇3210例,经产妇1390例。剖宫产数1651例。

    1.2 方法 将本组资料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分析剖宫产率和指征的构成比变化,剖宫产指征包括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史、臀位、社会因素和其他[1]。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的变化 2000~2002年分娩总数1380例,剖宫产数427例,剖宫产率30.9%。2007~2009年分娩总数3220例,剖宫产2051例,剖宫产率63.7%,相比而言,呈明显上升趋势,两个时间段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剖宫产指征及变化 将剖宫产指征分为: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史、臀位、社会因素和其他。(见表1)。

    表1

    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例,%)

    时间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史臀位社会因素其他

    2000~2002年151/35.469/16.261/14.339/9.145/10.520/4.742/9.8

    2007~2009年424/20.7*186/9.1*235/11.5127/6.2169/8.2712/34.7*198/9.7

    注:*P<0.05与2000~2002年的剖宫产指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一定范围内剖宫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挽救了很多产妇的生命。近年来,乡镇医院剖宫产率逐年快速上升,这是因为产前教育的相对不足,产妇缺乏相应的知识,产妇及家属对婴儿的安全性期盼,对阴道助产顾虑过多,目前医疗环境相对薄弱,产科医生对有产科并发症认识不够等。宫产率过高使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未继续随之下降,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反而呈不断上升趋势。剖宫产要做手术,相对阴道分娩来说,更易引起感染或脏器粘连等症状,并且如果该产妇以后再次妊娠分娩或再次产科手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合理控制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因此,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是必要的。国内外学者就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提出了一些方法:第一,加强产前宣传,阐明阴道分娩的优点,纠正人们对剖宫产的错误认识,加强宣传剖宫产后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对孕妇及家属因社会原因要求剖宫产者尽量劝说其选择阴道分娩。第二,加强产时保健,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母婴监护,提高助产技术。第三,加强分娩镇痛效果,使产妇对阴道分娩的疼痛顾虑降低。第四,加强把握剖宫产指征,无绝对剖宫产指征者应该提倡阴道分娩。第五,为产科医师创造良好的行医环境,有助于医务人员以科学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2]。

    使剖宫产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对国家、社会、和母婴都有很大的好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