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1973575
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部位微波理疗效果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5日 胡凤荣
第1页

    参见附件(714KB,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对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应用微波理疗的效果。方法 将同期妇科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后6 h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部位并配合恰当的护理,对照组不采用微波理疗。两组术后腹部切口常规换药5~7 d拆线,两组均排出心、肝、肾疾患、无低蛋白血症。结果 两组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可减轻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关键词】

    腹部切口;微波理疗;疼痛;切口愈合;护理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对同期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1.2 方法 ① 观察组于妇科手术6 h后对腹部切口采用CFT-2100型微波治疗仪,选用“理疗”键照射切口部位。患者采取平卧位。腹部切口常规换药后,无菌纱布覆盖。将微波理疗传输线与微波输出端子和理疗探头耦合接头拧紧。不要把理疗探头的辐射面暴露在空气中,可用手心包住理疗探头的辐射面或直接放在患者的切口部位。再打开理疗开关,将微波设置为“理疗”状态一般选择功率为15~20 W,时间15~20 min。选择圆球形理疗探头。将探头置于切口敷料上1~2 cm垂直照射。在理疗的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觉。根据需要调节微波输出功率和时间。以防过热烫伤患者。理疗时应询问患者局部知觉,对温度感觉迟钝者,微波输出功率宜偏小。一般原则是病情越急,输出功率越小。病情越缓,则输出功率可大一些。一般以患者感觉局部微热为宜。当仪器有微波输出时,禁止把探头接触金属,因为金属能引起微波强烈反射,损坏微波发生器。禁止用探头照射机器面板。有微波输出时,不可将探头朝向人眼,必要时采用铅板挡住。用微波理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5~7 d至拆线;②对照组不采用微波理疗;③两组均采用常规换药5~7 d拆线。

    2 评价标准及结果

    2.1 切口疼痛程度,按WHO疼痛标准分级,分为:0级、I级、Ⅱ级、Ⅲ级。两组切口疼痛比较见表1。

    2.2 将切口愈合情况,按外科学分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三级。甲级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是指切口化脓。需要作切开引流。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① 腹部手术后24 h内切口发生炎性反应。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多数需要应用镇痛剂,术后应用微波理疗,可增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提高酶活性,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具有解痉、镇痛、炎症消散等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普遍反应微波理疗有镇痛作用,感觉切口周围温热舒适,微波理疗能改善切口疼痛及红肿,硬结的发生,并有利于切口尽早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②人体组织吸收微波能量后温度增高,产生热效应。热效应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组织代谢增快,白细胞吞噬作用加强,促进局部病变代谢物吸收。产生消炎,消肿,解痉,止痛作用。微波的止痛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期床上翻身,四肢活动,提前下床,可防止腹腔粘连,增加食欲,有利于切口愈合。微波理疗是根据微波加热的原理,利用微波对患者切口进行透热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加强局部营养,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对机体的生物效应,有效热效应及一定的渗透性。微波直接作用于切口,局部组织,温度迅速升高,这种温度不引起烫伤,却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新陈代谢,以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炎症产物和细菌毒素的消除和组织修复过程,加强局部组织营养,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切口快速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刘雪玲,李晨霞,石峰.微波并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123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1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