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007180
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5日 杨秀英
第1页

    参见附件(2861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方法,为使血流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治疗过程,分析相关高危因素,并探讨预防方法。结果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多发于ICU,这与患者的疾病类型,身体情况,抗生素剂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操作规范、监管,穿刺点的正确选择处理及护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置管时间的控制是ICU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血管内置管; ICU感染; 预防治疗

    The effect on analyzing and prventiong for the high risk factor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ICU

    YANG Xiu-ying.The People’s Hospital Daxian,Sichuan 6350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gh risk fact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out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ICU. To provide a references for reduce the infection. Methods The general state and therapeutic regimen about 64 cases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 high risk factor and precautions were researched.Results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 infection was multiple in ICU, and it was relevant todisease types , physical quality, antibiotic dose.Conclusion Operative procedure and inspection profession, correct selection of the puncture point, and rational use antibiotic, control the time of put canal is the way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out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ICU.

    【Key words】

    Intravascular catheter; ICU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

    近年来,血管内导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ICU临床治疗中,但由于手术人员操作过程,ICU患者病症特点,ICU用药特点等原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简称CRBSI)的发生率机率也越来越高。为分析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因素及预防方法,为了今后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本文分析我院64例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过程,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行血管内导管留置术,术后出现血流感染,并经微生物室培养导管接头处和血液样本阳性确诊的64例CRBS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回顾性分析方法 制定统一调查记录表,由出入院记录查询CRBSI患者住院号,并入病案室查阅病历,统一填写。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感染日期,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时间,置管时间,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转归等。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依据《200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具体表现为有ICU留置静脉导管史,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感染表现,实验室检查导管接头处及血培养阳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本组研究对象中男41例(64.1%),女23例(35.9%),年龄31~86岁,平均58岁。外科ICU 33例(51.6%),急诊ICU 17例(26.6%),呼吸ICU 14例(21.9%)。基础疾病类型分布为肿瘤17例,呼吸系统15例,消化系统10例,循环系统9例,神经系统8例,其他5例。置管时间为3~13 d,平均9.4 d,其中8~10 d患者51例(80.0%)。发现感染后均采用相对敏感抗生素治疗,其中3例死亡,其余均有好转。住院时间为16~35 d,平均22 d。

    2.2 菌群分布及构成比分析

    本组64例患者导管接头处及血培养共检出69株病原菌,其中3例患者培养出2株病原菌,1例患者培养出3株病原菌。G+球菌48株(69.6%),G-球菌21株(30.4%)。病原菌分布详情见表1。

    2.3 抗生素在感染时的使用情况 其8例患者在感染前未接受胃肠外抗菌药物的治疗,占12.5%,抗生素的使用者56例,使用率87.5%,单一抗菌药物应用31例,占48.44%,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要药25例,占39.06%,68.5%属于经验性用药,常用广谱抗菌药物包括,泰能,哌拉西林,万古霉素,喹诺酮类,头孢菌类等。

    2.4 置管时间 感染发生于8 d内占16.5%,置管8 d后占83.5%,发生感染前平均住院天数20 d。

    3 讨论

    3.1 CRBSI高危因素 近些年来ICU中CRBSI的发病机率一直在不断增加,这与多种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①医护人员的专业规范程度不足。另外由于ICU处理患者病情较为危重,所以医师在操作时易产生急迫和马虎,从而导致操作不规范,增加感染发生的机率;②置管过程与护理过程存在不足。穿刺点的选择与易污染区域的距离不够,或穿刺点细菌菌落数及易感性分析不足,穿刺熟练度不足,都会导致感染机率增加[2];③基础疾病严重,从而导致CRBSI机率增加。ICU病房的患者多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其住院时间较长,身体素质较差,这会增加CRBSI的发病机率;④置管时间和置管更换时间过长;⑤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增加。由于ICU患者的基础疾病较为严重,术前多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对其治疗,这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增加,从而增大CRBSI发生机率;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过份依赖,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由于ICU患者病情的复杂化,患者多采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使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感染机率增大[3]。

    3.2 病原菌构成比分析 由本组病原菌构成比可见CRBSI的病原菌还是以G+球菌为主(6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