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9282
万汶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中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5日 岳柏华 李洪林 岳冬晗
    参见附件(12kb)。

     【关键词】 万汶;失血性休克

    临床上一直以输血、快速给予晶体液及人工胶体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但这种方法起效慢,维持时间短,还容易引起组织水肿,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我科近来应用德国费森尤斯卡比有限公司生产的万汶注射液即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对46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46例,年龄17~68岁。男32例,女14例,其中车祸伤28例,刀刺伤8例,坠落伤10例。手术时间最短90 min,最长280 min,输万汶注射液最少1000 ml,最多2500 ml。患者入院时心率加快>100次/min,收缩压<80 mm Hg,尿量减少(10~35 ml/h),且除外既往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贫血及电解质紊乱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套管留置穿刺针)输注万汶,输注速度为15 ml/(kg·h)。留置导尿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丙泊酚(得普利麻)2 mg/kg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 μg/kg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mg/kg静脉注射,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行人工控制呼吸。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65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2 μg/(kg·min)维持麻醉,适时静脉注射肌松药。潮气量(VT)8~10 ml/kg,频率(RR)12~14次/min。输注万汶后根据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测Hb、Hct值及输血、输液量。

    1.3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记录入室时开始输液即刻、输液后5、10、30 min、1、2 h及手术结束时的SBP、DBP、MAP、SPO2和尿量。然后再观察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入室时、输液毕、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观测血钾、血钠、血氯及血红蛋白的变化。

    1.4 疗效判断 有效:肢体变暖,脉搏搏动有力、BP 升高10~20 mm Hg;显效:肢体变暖、脉搏有力、BP升高>20 mm Hg以上,尿量增加0.5 ml/(kg·h);无效:BP无变化或有下降。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成组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与入室时相比,开始输液即刻SBP、DBP、MAP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