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77519
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比较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梁儒信 梁宏明 廖伟 赖天文 黎东明
第1页

    参见附件(2142KB,2页)。

     2 结果

    2.1 监护指标及血气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R、RR、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及氧合指数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CVP在治疗前后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临床疗效比较

    使用无创机械通气32例,其中6例应用无创机械通气30 min后效果差,其中2例不能配合面罩或鼻罩治疗,4例能配合但是无效,需要转为有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组5例无效,其中2例经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虽已纠正,但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2例因室性心律失常,1例因心源性休克。无创组和有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和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内科临床急症之一,常可危及生命。由于肺间质和肺泡内的液体增多,组织间液压力增加,压迫肺泡,导致肺泡萎缩,水分进入肺泡,气体在肺泡内混合形成泡沫,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5],因此,快速、有效地纠正低氧状态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关键之一。

    机械通气分为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是纠正缺氧的有效手段。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急性左心衰采用机械通气是禁忌的,主要理由是常规正压通气增加胸内压,加重心脏负担,心输出量减少,对各脏器的血液灌流因此减少。随着对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左心衰竭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价值得到了证实。机械通气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机制主要有:①正压通气使肺泡内压升高,抑制液体由毛细血管向肺泡内渗漏,减轻肺及间质水肿。②机械通气可使气道压力和胸腔内压增加,降低了心室跨壁压,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左心室前后负荷。③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耗氧量[6]。

    无创通气呼吸机一种是应用鼻罩或鼻面罩进行双向正压持续通气,吸气压力大于呼气压力,由于它是非侵入式通气,特别适用于神志清醒者,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可减少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等优点,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目前无创通气已广泛用于各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危重呼吸衰竭的经典方式,能有效改善通气及气体交换功能,但由于气管插管跨越了咽喉部自然宿主的防御功能,易使细菌及分泌物进入气管,以及气管导管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使治疗及撤机过程延迟,甚至造成呼吸机依赖。

    从本研究发现,两种通气模式都能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创组和有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和84.8%,两者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相当(P>0.05)。在使用无创通气的过程中发现,有6例患者因应用无创通气效果差需改用有创通气。原因可能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有烦躁、不合作,在使用鼻(面)罩初期常有憋闷、心理恐惧等,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对于病情危重、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痰多、严重不稳定心律失常及不能耐受无创通气者要果断使用有创通气。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时机一定要掌握好,严密观察临床表现,监测生命体征、血分析气等指标,力争尽早脱机、拔管,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总之,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相似。在临床中,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是救治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 (3):195-19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生理与重症监护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2009,32 (2):86-8.

    [3] 张宗玉.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2):143-14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