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90028
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丁玲
第1页

    参见附件(2226KB,2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意外妊娠10~16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单一服米非司酮组35例,米非司酮(25 mg/片)早、中、晚各服50 mg,连服2 d,第3天晨服米索600 mg,复方组35例,晨服复方米非司酮片1片,(米非司酮30 mg/片、双炔失碳酯5 mg/片),连服2 d,第3天晨服米索600 mg。结果 两组流产成功率比较,单方组为85.7%,复方组为91.5%,完全流产率比较,单方组为71.4%复方组为80%。结论 口服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终止10~16周的妊娠疗效好,能有效减少流产后子宫出血,且用法简便、米非司酮剂量较单方组小。

    【关键词】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0~16周妊娠

    以往对终止10~16周妊娠以钳刮术为主,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出血多,对人损伤大,技术要求高。近年来随着增大米非司酮用量对10~16周妊娠行药物流产取得满意效果后,我院2008~2010年对意外妊娠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采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药流前常规妇科检查结合B超检查,证实妊娠在10~16周,因意外妊娠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年龄18~40岁,既往无服用激素史,无吸烟、酗酒、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实验室检查正常,无药流禁忌证。

    1.2 用药方法 单方组35例,米非司酮(25 mg/片)早、中、晚各服50 mg,连服2 d(总量:米非司酮300 mg),第3天晨服米索600 mg。复方组35例,晨服复方米非司酮1片(米非司酮30 mg/片+双炔失碳酯5 mg/片),连服2 d(总量:米非司酮60 mg,双炔失碳酯10 mg), 第3天晨服米索600 mg。服药前后禁食2 h,观察变化,根据宫缩情况加服米索600 mg,间隔在4 h以上或米索200 mg阴道给药,直至妊娠物排出,米索总剂量不超过1800 mg。

    1.3 疗效判断标准[1]

    以服用米索前列醇8 h排出胎儿、胎盘情况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如排出胎儿、胎盘及需清宫者清出组织物无胎盘为完全流产;胎儿排出,而胎盘组织残留为不全流产;未排出胎儿、胎盘为失败。阴道出血量多需急诊刮宫。

    2 结果

    2.1 对象特征

    复方组和单方组对象的年龄均在18~41岁,胎次1~4,孕周10~16周,基本接近。

    2.2 流产效果,见表1。

    表1

    单方组与复方组药流疗效的临床观察

    观察指标复方组单方组

    成功率91.5(32/35)85.7 (30/35)

    完全流产率80.0(28/35)71.4(25/35)

    不完全流产率11.4(4/35)14.3(5/35)

    失败率8.57(3/35)14.3(5/35)

    完全流产者及不完全流产者均立即给予清宫术,失败8例,在服用米索8 h后仍未排出胎儿及胎盘,给予钳刮术。

    2.3 不良反应

    个别人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流产后症状消失,流产时出血量约40~100 ml。

    3 讨论

    本方法将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和双炔失碳酯的复合剂)应用于妊娠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进行了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量级临床效果观察,结果证实效果满意。双炔失碳酯是具有抗着床作用的避孕药,它对子宫内膜腺体发育有抑制作用,并影响受精卵的运行速度,从而使其与内膜发育不同步,不利于受精卵着床。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结合蜕膜的孕激素受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2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