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6期
编号:12089980
产后出血患者的监测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
     【摘要】 通过对我院住院的2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调查,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仍是威胁我市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总结出产后出血预防、急救、监测及护理经验。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监测;抢救;护理

    胎儿娩出后2 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400 ml,或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5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首[1]。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出血量超过1700 ml,各器官或系统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我院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24例,无一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产后出血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38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9例,其中行子宫次全切4例。产后出血绝大部分发生在剖宫产术中,顺产或侧切产后24 h内发生产后出血或手取胎盘失败,行剖腹探查术者少见。剖宫产术后33 d,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仅一例。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 三年共收治2982名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2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8%。其中,2 h内发生出血的19例,占产后出血患者的79%。

    2.2 产后出血原因 我院24例产后出血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者占70~80%,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等。胎盘因素居第二位,如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与产前人流次数、宫腔感染有关,再次是软产道裂伤与助产人员技术有关,凝血功能障碍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2]。

    3 产后出血的抢救

    寻找产后出血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是成功的关键。患者失血多,应注意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血容量严重不足,为保证生命体征平稳,护士应在医生到来前立即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必要时静脉切开,为快速输液、输血做好充分的准备。严密观察并记录产妇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医务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在确定原因的同时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3]。

    4 临床监测

    出血量达800 ml以上时,应严密监测患者各项指标,有助于观察有无不显性出血及各器官损害程度。产后出血的监测以24 h内为重点,特别是8 h内。

    4.1 持续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心电图波型。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心电监护提示心率快、细数(大于120次/分)8例,经输血、静推西地兰后心率正常,体温过高4例(37.8~39℃),经消炎、对症、纠正贫血后,体温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低,经高流量吸氧或低流量持续吸氧,纠正贫血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4.2 血压监测 采用无创性血压监测,开始每10 min监测一次,稳定后改为0.5 h、1 h监测一次,有2例血压恢复正常后出现血压降低,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针对性地使用多巴胺、间羟胺后血压回升并稳定。

    4.3 尿液监测 给予持续导尿,留置尿管时间依病情而定,每小时记尿量、颜色、性质,尿少时减少钾摄入,注意肾功能变化;尿量过多时,应注意血压变化,避免血容量不足。

    4.4 呼吸系统监测 加强呼吸道湿化,保证气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判断有无呼衰及呼衰分型。

    4.5 肾脏功能监测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每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及时检查血钾、尿素氮、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对少尿型肾衰,严格控制入量,以量出为入,宁少勿多为原则,限制钠、钾摄入,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药物,对非少尿型肾衰重点是维持肾灌注及电解质平衡。

    4.6 胃肠道功能的维持及营养支持 产后出血,无论有无胃肠功能紊乱,常规给以抗酸药及甲氰米胍等,出血时禁食,6~8 h后进食米粥、温水,子宫次全切者排气后进食。根据病情调整营养要素及电解质的搭配,以保证营养及热量的供给,促进机体的康复。

    5 临床护理

    5.1 护理诊断 ①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②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操作,失血后抵抗力降低有关;③焦虑、恐惧:与出血患者有种死亡压迫感,并发忧虑、害怕;④活动无耐力:与产妇失血性贫血、产妇体质极度虚弱有关[4]。

    5.2 护理措施 ①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及治疗,正确、及时用药。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能否表达病情变化,患者若由兴奋、烦躁转为表情淡漠,对刺激反映迟钝、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则是休克表现。患者产后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常需检查阴道流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变化。临床发现,输少浆血、全血能及时纠正贫血,凝血功能异常时,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400~800 ml,1个治疗量(10 U)冷沉淀,对减少出血,效果较佳[5]。②预防感染: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严格会阴护理,观察会阴伤口情况及恶露量、色、味。保持床单元整洁,衣物洁净,处理过程中严守无菌原则。③向产妇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各种护理、处置均予详细解释,降低患者忧虑、害怕情绪。教导有关产后出血症状及需立即就医状况,给予保证,让产妇了解自己病情康复情况,并鼓励说出内心感受。④促进产妇出院后日常生活能自理补充足够循环血量,让其充分休息睡眠,加强营养,注意补充蛋白质、铁、V-C,以增强抵抗力。加强产后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康复。

    6 总结

    通过对24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的首要原因,做好预防很重要,做好卫生知识宣传,减少孕产次数,人工流产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宫腔感染,减少胎盘粘连发生。平日积累专科知识,抢救时才能应用自如。同时,做好精细的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常规消毒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等护理措施,经过我们共同努力,2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4.

    [2] 杨慧霞.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481-483.

    [3] 杨孜.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防范和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737.

    [4] 黄小云.产后大出血67例临床分析与护理.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5):132-135.

    [5] 肖兵,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2-4., http://www.100md.com(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