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6期
编号:12089977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6年至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好转且转入普通病房并愿意接受调查的意识清醒患者。治疗组82和心电图正常的人为对照组9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分值明显降低。结论 早期有效地消除焦虑抑郁,能有效缓解病情, 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快康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许多人出现了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恐怖、孤独等,这种心理方面的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病,目前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其发病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身医学的发展,有关冠心病心理方面的临床分析及对症治疗愈显重要[1]。急性心肌梗死乃为冠心病中更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心理状态的正常与否同样会为疾病的治疗、预后带来影响,为此,我们对在院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