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109045
急性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症状患者的CT图象表现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高宇飞
第1页

    参见附件(2040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症状(IH)患者的CT图象表现。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95例,入选对象按有无合并顽固性呃逆症状分组,分析其CT图象特征。结果 3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IH症状63例(15.95%)。皮层下病灶位置组IH例数均明显多于皮层病灶患者,脑梗死组IH例数明显多于脑出血组,多病灶组IH例数明显多于单一病灶组,大面积病灶组IH例数明显多于大小面积病灶组(P均<0.0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卒中脑梗死患者、皮层下病灶位置、多病灶及大面积病灶患者较容易出现IH症状表现。

    【关键词】 脑卒中/急性;顽固性呃逆症状;CT图象/表现

    我们分析了63例急性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 Hiccups,IH)症状患者的CT图象表现,并与无IH症状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及分型标准。②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③首次脑卒中患者。本组研究共入选急性脑卒中患者395例,男227例,女168例,年龄42~87岁,平均(66.40±17.95)岁。

    1.2 方法

    1.2.1 IH定义及诊断方法 呃逆是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或直接刺激膈神经、膈肌,使膈肌与肋间肌不自主地同步突然收缩约30 ms,伴声带闭合,从而发生特殊吸气声及不适感的一种临床症状。持续性呃逆发作持续48 h以上定义为IH。

    1.2.2 头颅CT图象表现分析数据 应用计算机对入选患者首次头颅CT图象进行标准化处理,首先在标准头颅CT图象上建立二维坐标系统,根据外侧裂及脑室位置,确定标准点坐标,并根据后者将CT图象分为几部分。应用计算机坐标转换方法,使每部分与标准图象中对应区域一致。然后将各层面CT图象放入数字化仪中,找到标准点,绘出病变范围后,计算机即可显示该病灶在标准CT图象中位置和大小,最后将该患者全部标准化CT图象重叠于一套标准图象上,观察下面特征表现:①病灶位置。②病灶性质。③病灶数目。④病灶面积。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用χ2检验进行组间计数指标显著性测试,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IH症状63例(15.95%)。急性脑卒中合并IH症状患者的CT图象特征比较见表1。

    3 讨论

    呃逆是由于人体迷走神经反射或直接刺激膈神经、膈肌,使膈肌和肋间肌突然不自主地同步收缩约30 ms,同时伴声带闭合,并发出特殊吸气声及不适感的一种临床症状。急性脑卒中患者除了发生偏瘫及各种神经系统受损常见症状和体征外,还可出现呃逆持续性发作或反复发作表现,后者能引发失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持续精神紧张及烦躁,并可加重脑卒中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呃逆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 卒中后IH常由一个或多个部位刺激呃逆反射通道所引发。呃逆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呃逆中枢和传出神经3部分组成,传入神经包括膈神经、迷走神经感觉支及胸6~12节段背侧交感神经链传入纤维;传出神经包括膈神经、声门神经和副神经及支配三角肌前部和肋间肌躯体神经。因此,CT图象中卒中病灶分布特点与卒中后是否发生IH密切相关,国内涉及上述内容报道不多。我们连续选择3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他们中合并IH表现者63例(15.95%),对他们首次头颅CT图象表现进行计算机二维坐标系统标准化处理,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皮层下病灶位置、多病灶及大面积病灶患者更容易发生IH,这与另一些作者[1~3]观察相同,机制可能为,呃逆中枢位于脑干部,包括孤束核的背侧吸气核团、疑核腹侧核团、脑桥的呼吸调节中枢和皮质脑干束。正常情况下,自孤束核发出的吸气信号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持续2 s的“倾斜”性放电,可被呼吸调节中枢终止。而当孤束核的倾斜募集放电来自背部孤束核群的一个突发完全放电时,随后背部迷走神经运动核也随之突然放电,关闭声门,引发呃逆。

    综上所述,IH可加重患者摄入食水困难,导致疲劳和精神萎靡,引起吸入性肺炎,使卒中后康复期延长。因此,对于脑卒中IH进行关注和监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