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63468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王守辉
第1页

    参见附件(215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给予抗感染和平喘等治疗;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接着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别对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各项指标明显较低。结论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 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经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呼吸衰竭是常见的一类,简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目前治疗主要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取得了进展,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肯定。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为突出[1]。VAP发生后,要撤掉呼吸机,从而使治疗过程病程延长,引起呼吸机依赖,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减少患者VAP发生率和对呼吸机依赖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5~79岁(56.2±8.3)岁。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标准。②X光胸片分析患者均有支气管和肺部感染迹象。③患者出现嗜睡和意识模糊等症状。④患者没有脑血管疾病或者心原性哮喘等疾病。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均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1.2 肺部感染判断标准 肺部感染改善的判断标准为:①X胸片显示感染引起的浸润阴影在治疗后明显吸收。②同时体温<3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010/L;痰量下降,颜色有黄色转为白色,同时黏度下降。

    1.3 方法 40例患者均进行抗感染、平喘和祛痰治疗,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开始用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SIMV+PSV。出窗后,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序贯治疗组患者通过口进食,对照组患者通过鼻管进食。①序贯治疗组治疗方法,患者出窗后即可撤出气管,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帮助患者尽量咳痰。选用S/T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吸气压力水平和吸氧的浓度,一般呼吸频率<28次/rain,指脉氧饱和度大于90%,动脉血PaCO2维持在42~63 mm Hg左右。患者每天鼻面罩通气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维持在8到20 h,应该间歇性使用,理论上通气时间不小于2 h。②对照组治疗方法:出窗后,继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采用SIMV+PSV,然后很据患者具体情况有根据患者呼吸情况逐渐降低SIMV和PSV,使呼吸频率<28次/min,吸气潮气量维持在8 ml/kg.当SIMV频率下降到7~9 min,PSV下降到8 cm H2O以下时,开始脱机拔管。

    1.4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住院期间死亡率。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1.5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对组间资料进行分析;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10.6±4.3)h、(14.2±5.9)、10%、0%和(20.4±3.9)h、(19.4±3.4)d、30%、10%。与对照组相比较,序贯治疗组以上指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常因因肺部感染而导致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成为治疗治疗呼吸衰竭关键,目前改善通气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由于能显著挽救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受到医务人员的肯定。近年来经鼻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逐渐被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3~5]。本研究在有创通气出窗后,采用鼻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分析了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结果证实该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效果良好,是一种临床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王辰,商鸣宇,黄克武.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23(4):212-21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