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702
新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钟新丽 郭卫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81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式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剖宫产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30例行改良B-Lynch缝合术和15例行新式B-Lynch缝合术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产褥病率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种B-Lynch缝合术临床效果均显著,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B-Lynch缝合术均可预防有高危因素存在的剖宫产后出血,新式缝合术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关键词】

    新式B-Lynch缝合术;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剖宫产术的产后出血率高达19.8%[1]。B-lynch缝合术是1997年首次报道的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经临床应用,能有效治疗产后出血,避免子宫切除。自2008年我院将B-Lynch缝合术应用于有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剖宫产术,并在此治疗产后出血的基础上进行两次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明显提高了产科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分娩孕妇11892例,其中剖宫产分娩4810例,选择有剖宫产术指征患者,术前常规进行产后出血风险评估。随机选取30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患者,术中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共分娩孕妇6297例,其中剖宫产分娩2910例,以同法随机选取15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患者,术中行新式B-lynch缝合术。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和孕产次等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无子宫和附件合并症,两组剖宫产指征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经采用宫体静脉应用缩宫素、按摩子宫对症处理无效,或观察子宫疲软直接行B-Lynch缝合术。首先将子宫托出腹腔,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或拆除近期内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缝合,检查宫腔是否有胎盘碎片残留,如果有,加以清除。术者两手加压按摩子宫,将膀胱反折腹膜下推到宫颈水平。此时整个子宫就会被加压,一只手在子宫后壁,手指末梢位于宫颈水平,另一只手放至膀胱反折腹膜处。如果加压后出血停止,就有机会行B-lynch缝合技术。术者站病员右侧并用右手操作,在整个缝合过程中,助手要始终保持双手给子宫加压的姿势。

    1.2.1 改良术组

    ①下推膀胱,用1-0可吸收线自子宫切口下缘3 cm处外距子宫左侧壁3 cm处,用薇乔线由外向内进针,穿过宫腔在切口上缘3 cm处穿出,穿出点距离子宫左侧缘4 cm。②宫底的缝合:缝线拉至宫底,垂直于子宫距左宫角4 cm处缝合一针,拉出缝线,缝合此一针可以避免子宫收缩后缝线脱落造成肠管套入,引起肠梗阻。③子宫后壁的缝合:在子宫后壁与前壁子宫切口进针的对应部位进针由左向右水平缝合,右侧出针点位置相对于距子宫后壁右侧缘4 cm.此位置相当于宫骶韧带处。④宫底的缝合:出针后按照与左侧相同的缝合方法,其间绕宫底距右宫角4 cm处,再自子宫后壁向前缝合一针。⑤子宫前壁出针的缝合:将缝线拉至由子宫前壁右侧切口上缘3 cm距子宫右侧子宫边缘4 cm处进针入宫腔,再由同侧切口下缘3 cm出针。⑥打结:由助手对子宫逐渐加压,小心拉紧各处缝线,将缝线拉紧、拉匀后打结。使子宫呈纵向压缩。观察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子宫收缩好转后关闭子宫切口。

    1.2.2 新式术组

    ①用1-0薇乔可吸收线,第一针缝在患者宫腔内左侧后壁,相当于左侧的剖宫产的切口下缘3 cm对应处,穿过子宫后壁在左骶韧带穿出,穿出点距离子宫左侧缘大约4 cm。②第二针:将缝线拉至宫底,垂直于子宫距左宫角4 cm处自子宫后壁向子宫前壁缝合一针,拉出缝线,③第三针:在子宫切口上缘3 cm处自外向宫腔内缝合,穿出点距离子宫左侧缘大约4 cm。④第四针:将缝线拉至在子宫切口右上缘3 cm处自宫腔内向外缝合第四针,穿出点距离子宫左侧缘大约4 cm。⑤第五针:将缝线拉至宫底,与第二针对应在右宫底垂直于子宫距右宫角4 cm处自子宫前壁向子宫后壁缝合一针,⑥第六针:与第一针对应,在子宫后壁右骶韧带处缝合穿出,穿出点在患者宫腔内右侧宫腔后壁,相当于右侧的剖宫产的切口下缘3 cm对应处,距离子宫左侧缘大约4 cm。均匀拉紧各针间缝线,打结,此时线结打在了宫腔后壁。观察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子宫收缩好转后关闭子宫切口。

    1.3 出血量计算

    术中采用容积法及称重法:术中出血浸湿的所有敷料、纱布、纱条、纱布垫、手术衣重减去术前初称重量为出血量,按血液比重1.05 g换算1 ml计算,再用吸引器收集术中出血,术毕清理出的阴道流血量称重,三者之总和即为术中出血量。

    1.4 观察指标及手术疗效判定

    观察了两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产褥病率的发生,以及术后子宫复旧、腹痛、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经量、再次受孕情况等指标。自实施B-Lynch缝合术结束后开始计时, 进行疗效评定。①有效:子宫及阴道出血速度<50 ml/h,子宫渐收缩变硬, 生命体征平稳, 尿量正常。②无效:子宫及阴道出血速度>50 ml/h,子宫不收缩,疲软,生命体征恶化,出现失血的各种并发症,尿量<30 ml/h或无尿。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术式术中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褥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2 临床疗效

    30例经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后均有效,其中2例前置胎盘缝合后仍有少量活动性出血,给予局部 8字缝合后出血停止,新式术组中15例经新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后均有效,有1例因子宫收缩欠佳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后出血停止,术后无因术时出血多、子宫血液循环不良或术后晚期产后再次大量出血而行剖腹探查或行子宫切除术,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均康复出院,术后无晚期并发症发生。

    2.3 术后恢复及随访

    所有病例术后5 d经腹部B超探测子宫复旧好,术后7 d血性恶露减少,所有产妇均于产后7~10 d痊愈出院。

    随访1~36个月,随访的两组病例中,改良术组中有1例在出院后14 d发生异常阴道流血,经抗感染、促子宫收缩、止血治疗后,流血停止。两组病例未发现宫腔粘连者、子宫坏死,无一例发生希恩综合征。全部产妇在剖宫产术后3~9个月,月经恢复正常,周期正常,经量与孕前无差异。改良术组中有2例在分别在术后一年后、两年后再次妊娠到足月,来院行二次剖宫产术手术中见子宫无明显异常,子宫表面缝合处缝线已吸收,但可见缝线印,新式组中因随访时间短,需继续随访观察。

    3 讨论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和产科并发症很好的一种手段,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