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1274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对肺结核并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陈晓丽
第1页

    参见附件(2794KB,2页)。

     1.3 监测指标 ①身高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kg/m2);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围(MAC)周长。②实验室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LMP)。③复查肺部CT吸收情况。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1 d及22 d测量①、②项指标;治疗前1 d及31 d测量③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计量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周长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疗程结束后,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的身高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 (见表1)。

    2.2 第31天复查胸部CT观察病灶吸收情况 CT显示病灶吸收1/2以上为显著吸收;少于1/2以上为吸收;病灶无明显变化为无变化;病灶增加为恶化。显著吸收加吸收同记为有效吸收,不变及恶化同记为无效。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x±s)

    检测指标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n=39)对照组(n=46)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BMI(kg/m2)17.2±4.219.8±4.3☆#16.9±4.617.6±3.9

    LMP(109/L)1.86±0.852.16±0.52☆#1.84±0.291.92±0.31

    ALB(g/L)29.1±4.233.2±4.3☆#28.6±4.430.1±3.9

    Hb(g/L)97.60±19.3105.30±17.6☆#96.4±14.898.1±12.7

    TSF(cm)7.0±3.28.7±3.4☆#7.1±2.97.5±3.0

    MAMC(cm)16.3±2.917.9±3.0☆#16.2±3.216.6±2.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分析(例,%)

    组别总例数有效无效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3932(82.1)7(17.9)

    对照组4224(57.1)18(42.9)

    CT结果显示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经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营养支持治疗后有利于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愈合。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患者卧床休息的时候,平均每天2500~3000 kcal总热量,较一般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健康人高出一些,这是因为肺结核患者有发热、 出汗、 渗出等额外消耗,必须加以补足的缘故。且患者食欲减低、营养物质摄入减少导致合成代谢减少,而低热又使得分解代谢增加,故易发生营养不良。因此对于肺结核患者更需要供给全备的营养素以补足消耗,并积储能量。结核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不仅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2,3],营养不良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淋巴细胞总数下降以及抑制性 T 细胞数目增加,辅助性 T细胞与抑制性 T 细胞比率下降[4]。综上所述结核病与营养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关系,结核病患者病情越重,其营养状况就越差,结核病治疗疗效越差。因此,在肺结核病治疗中,要注意补充足够营养,增强免疫功能,减少负氮平衡,以有利于机体的修复,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5,6]。而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做为肠外营养液能提供足够的热量(1000 kcal/1440 ml)、 良好的热氮比、 糖脂比,可降低高代谢反应,增加蛋白质合成,有利于营养情况恢复及减少伤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7]。BMI 是评价营养状态的综合指标,它反映了人体慢性能量缺乏的状态,是衡量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指标之一。 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反映人体内脏蛋白质的水平,由于其半衰期长,故可反映结核患者在整个患病过程中营养变化及疗效。

    本组资料显示,在进行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后,两组患者大部分营养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对照组的身高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的身高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1 d复查肺部CT结果提示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治疗组肺部病灶有效吸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说明肺结核患者采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营养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体内白蛋白水平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肺部病灶愈合,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因膳食营养摄入不足及疾病消耗,合并营养不良比例高,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肺结核治疗疗效欠佳。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下,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可为肺结核患者提供肠外营养支持,特别是对于单纯膳食不能补足能量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