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5期
编号:12231926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对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病例共计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和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得出,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实施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的患者,且(P<0.05)。结论 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推广。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

    作者单位:477150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眼科对于正常人来说其双眼上睑覆盖上方角膜月1.5~2 mm左右,形态相对较美观,会呈现自然大方的状态。但是因一些不良因素而导致的上睑缘比正常范围低时,就就被临床称之为上睑下垂。目前在临床上额肌瓣悬吊术为对先天性上睑下垂进行治疗的一个“金标准”,依照患者的病情以及适应证的特点,对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选择能够使创伤及并发症产生得到有效地避免[1]。在这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的目的,我们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病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实施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和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病例,共计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包含有患者39例。在对照组中的39例患者包括有男性患者21例以及有女性患者18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左右;在观察组中的39例患者包括有男性患者20例以及有女性患者19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3~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岁左右。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守手术治疗之前所有 患者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方法得以确诊,并对重症肌无力、外伤以及下颔瞬目综合征予以排除。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病例共计78例,将这78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将其中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 百拇医药
    1.2.2 治疗方法 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患者采取平卧位的姿势,对切口线进行设计后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按设计线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切开,将一条约2~3 mm宽的睑板前眼轮匝肌予以剪除,使睑板暴露,将眼轮匝肌向上分离,将上睑提肌以及腱膜予以显露,在腱膜的上、内、外分别作小垂直切口,将其深浅两面进行仔细分离,依照患者的下垂程度进行设计,并将肌肉剪除,而后予以仔细的缝合。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对于单睑患者依照重睑成形术对切口线进行设计,对重睑患者则是依照重睑高度对切口线进行设计。进行全麻后沿线将上睑皮肤以及眼睑轮匝肌切开,经眶隔将露额肌以及眼轮匝肌交汇处眶上缘予以向上分离,骨膜使额肌筋膜瓣得以剥离。在眶隔膜的中下部进行贯通,形成滑车,切口与眶缘中央平行,适当将眶脂肪予以去除,通过眶隔膜滑车下隧道褥式缝合将额肌筋膜瓣在睑板上予以固定,对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后进行观察,对皮肤进行间断缝合产生重睑。

    1.3 评价标准 满意:上睑缘对角膜上缘予以遮盖的宽度不大于2 mm,形态美观且比较自然;欠矫:上睑缘对角膜上缘予以遮盖的宽度在2~3 mm之间;过矫:上睑缘出于角膜上缘以外。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3 讨论

    最近一段时间,额肌瓣悬吊术对重度上睑下垂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额肌瓣悬吊术能够得以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过程中的额肌瓣的制作,过去的矩形额肌瓣会对原有组织形式造成破坏,从而会对额肌扩张以及收缩能力产生影响,术后矫正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并且,若是睑板的受力不均匀,还会导致 “三角眼” 的形成,对患者的面部美观产生影响[2]。
, 百拇医药
    同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已经证明,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手术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治疗的全过程比较直观,额肌瓣作用力会与提上睑肌作用原理更加的符合,使以往皮下隧道或者是肌下隧道导致的广泛粘连以及上睑臃肿得到了避免,并且因为对提上睑肌腱膜原有附着结构以及完整性予以了保存,手术结束后上睑缘的弧度以及形成的重睑相对来说自然美观[3]。

    综上所述,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手术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具有很高的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其予以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宋玫.宽大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中国美容医学,2011,20(9):13341335.

    [2] 谢锋.额肌筋膜瓣经眶隔膜转移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0):4647.

    [3] 何黎.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55例.吉林医学,2011,32(03):547548., http://www.100md.com(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