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0期
编号:12248305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住院早期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27例AMI患者住院早期血浆NTproBNP水平,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对比分析。结果 NSTEMI早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为(3753±984)pg/ml,与LVEF呈负相关(r=0447,P<001)。1年期发生MACE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者(4634±583pg/ml vs2466±1039pg/ml,P<001)。结论 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可预测AMI患者梗死面积、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我国的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其中的一种类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有再梗死率高、心绞痛再发生率高、远期病死率高、冠脉病变三支病变、侧枝循环多见[1]等特点,其发病率随着认知率的提升而逐年升高。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左室功能受损的预报因子[2],发病后迅速升高,与梗死面积、心功能及近期预后有关[3]。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的监测观察,探讨其水平对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NSTEMI患者127例,均为首次发病,NSTEMI 的诊断符合WHO标准。年龄大于80岁、心功能KillipIIIIV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排除。

    12 方法 入院后监测NTproBNP 水平、超声心动图(UCG)。NTproBNP 检测方法为ELISA, 试剂盒由罗氏生物制药厂提供。射血分数(LVEF) 测定采用PHILIPS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Simpson法。随访1 年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缺血、心衰、心律失常)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血浆NTproBNP浓度与LVEF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LVEF及NTproBNP等因素为自变量,一年内MACE作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1年随访期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无心血管事件者入院24 h NTproBNP水平的比较。

    研究发现,在1年随访期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其入院24 h NTproBNP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有明显升高(P<001),提示NSTEMI急性期NTproBN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经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1年随访期LVEF<40%者,其--------------------------------------------------------------------------------

    作者单位:100007 北京市第六医院CCU病区

    入院24 h NTproBNP水平较LVEF≥40%者有明显升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47,P<001)。
, 百拇医药
    22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变量参数后血浆NTproBNP水平仍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Wald=867, P<001)。

    3 讨论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时坏死心肌仅累及心室壁的内层,但也可引起心室肌细胞张力和压力升高、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加之心肌细胞缺血等因素导致脑钠肽水平升高。在本研究中,1年随访期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其入院24 h NTproBNP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有明显升高,提示NSTEMI急性期NTproBN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NTproBNP水平低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小于水平高者。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其机制考虑与梗死局部室壁张力的变化有关,局部室壁张力变化导致NTproBNP分泌增加,而室壁张力又受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机械应力、左室形态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均与左室预后有关,因此可应用NTproBNP预测NSTEMI的预后情况。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变量参数后血浆NTproBNP水平仍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本研究显示,NTproBNP在NSTEMI早期其水平的明显升高,预示患者的预后不良,且是其独立的预测因素,对N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付奇,潘文志,周京敏,等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08,24(4).

    [2] Kelly R, Struthers AD Are natiuretic peptide clinically useful as markers of heart failure ?. Ann Clin Biochem,2001, 38(2) :94102.

    [3] Omland T, Persson A, Leong Ng, et al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long time mortality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Circulation, 2002, 106 (23) : 29132918., 百拇医药(杨帆 宁新惠 向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