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9期
编号:12318481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9期
     3 体会

    随着血液净化方法的不断更新,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越来越长,为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和效果,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做好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1 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法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且能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三年后65%—75%的内瘘仍可使用[2]。手术时选择非惯用侧上肢(多用左手)做瘘,以方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即将前臂动脉和邻近的浅表静脉做血管吻合,经一段时间成熟后,就可用于血液透析穿刺,该血管通路由于没有体外相连的导管,因此不会发生管子脱落大出血的危险,感染的机会也比较少。内瘘形成后一般不会发生血栓形成和阻塞,患者的肢体可以随意活动,洗澡也不受影响,但每次血透时要用粗针穿刺血管疼痛感较大,反复一个部位穿刺易发生假性血管瘤,穿刺处易渗血,所以要有计划的穿刺 。

    3.2 临时经皮中心静脉导管法 急诊血液透析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未成熟或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快速、准确、有效的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透析开始时机晚,开始透析后才计划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直接导致临时导管使用率增加, 临时的血管通路是指在短时间内建立,能维持数小时或数月的血管通路,以满足患者短期内血液透析治疗的需要[3]。颈内静脉插管具有迅速、安全、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大、不限制患者活动、不易感染、使用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压迫止血、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少等优点[4],但由于靠近胸膜、心脏、大血管等重要结构,故在穿刺及透析过程中仍需严密观察有无气胸、心律失常及损伤动脉的情况; 股静脉插管较颈内静脉插管危险性小,血流量充分稳定,操作相对简便、快速是其优点,对急诊患者、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有重要意义。高危患者采用这种通路,效果良好。但股静脉插管有患者活动不便、留置时间短、易感染等缺点。
, 百拇医药
    3.3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 肢体血管条件差、不能耐受动静脉内瘘分流、病情重合并有其他系统的严重疾患、预期生命有限及老年、糖尿病、肥胖等透析患者,不能以体表外周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成为制约这些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因素。半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带袖套的中心静脉插管)多在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时应用,被誉为透析患者最后的生命线。它的应用,不但可保证充分有效的透析,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无血管条件造瘘的患者长期透析创造条件。,此置管血流量充足、恒定,不受体位影响,穿刺部位易固定,留置时间长,导管不易扭曲,尤其是右侧颈内静脉置管,不易损伤胸膜,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率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血肿、感染、血流量不足,静脉血栓形成,并发气胸等。

    4 小结

    血管通路是急慢性肾衰竭和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及时有效血液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必须首先建立血管通路,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透的基本保证[5],只有保护好血管通路、延长其使用时间,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所以我们把血管通路称作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 百拇医药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血管条件、治疗目的选择更有利于患者的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护士是护理及维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的第一使者,保护血管通路,是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的无菌操作对保护血管通路十分重要。透析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管理,做好病员宣教工作,使患者及家属获得保护血管通路的知识,对精心护理血管通路尤为重要,通过护士及患者的共同努力,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各种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参 考 文 献

    [1] 杨晓梅,王革. 最新血液透析中心培训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程序评分标准使用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5—66.

    [2] 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75.

    [3] 姜朋.血液透析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10.

    [4] 陈香美.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14.

    [5] 嵇爱琴,叶朝阳.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3., 百拇医药(曲艳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