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18243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李学渊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在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控制在较好水平,治疗组用药后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加用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尿蛋白渗出,并在改善肾功能和降血脂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1],将会导致终末期肾衰竭。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与糖尿病病程平行发生,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为气阴两虚伴血瘀型。如何更好的应用中医中药延缓其病程进展目前已越来越多的引起的学者关注。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N30例,并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30例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收治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伴有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中重度损害,属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所有病例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发热、感染、药物或其他肾脏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增加及肾功能改变。

    1.2 临床资料 全部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 1月至2008年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0~72(55±8)岁;病程2~12(10.2±7.1)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1(56±7)岁;病程3~12(10.1±6.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 g/(kg·d) 、适量运动、适量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达到良好水平(血糖控制在空腹<7.8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高血压者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每1 ml相当于原药材2 g)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各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药前后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2组均数间差别采用两样本均数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肾功能和尿微量蛋白比较 表1。

    2.2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变化 表2。

    3 讨论

    现代病理学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对肾小球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凝血机制障碍,肾血流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使肾小球基膜变厚,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变窄、硬化[3]。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尚无明显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来阻止其发生与发展。目前中、西医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以及饮食和运动治疗,均为基础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以阴阳两虚、肾虚血瘀、水泛为常见[4, 5]。黄芪具有益脾肾、益气升阳、行气利水的功效,所以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味甘、性温,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多糖等成分。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表明,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血小板黏附率[6],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及血液灌注;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对基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降低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及尿蛋白,抑制肾脏肥大,促进白蛋白合成,增加血流量,降低尿蛋白[7],减少自由基生成和增加清除,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黄芪具有补益脾肾、益气升阳、行气利水的功效,所以临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符合祖国医学行气活血的原理[8]。近年来临床多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多年临床、观察表明,黄芪注射液在降低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可以起到明显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尿蛋白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明显,其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有下降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治疗时间短有关。黄芪药源丰富,价格低,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参 考 文 献

    [1] 张庭基,曹田梅.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湖北中医杂志,2008:30—64.

    [2] 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7.

    [3] 毕志军.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8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8,1(6) 114.

    [4] 高红梅,朴春丽,何泽.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湿热瘀毒证临床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0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