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338785
胸腰椎骨折行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王军 张永飞
第1页

    参见附件。

    王军 张永飞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二科;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67例(A组),行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67例(B组),随访12~15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伤椎前缘高度、矢状指数、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48周两组间患者矢状指数、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随访时行腰痛治疗结果评分(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行之有效,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优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关键词】 椎弓根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分类号】R687.3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外伤,Roy-Camille[1]于1983年首次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这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取得成功。目前,国内治疗多采用AF、RF、CD等内固定系统,通过骨折分型特点选用符合临床应用理念的脊柱内固定术式[2],使伤椎固定研究逐步深入[3]。回顾性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67例(A组),行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67例(B组),随访12~15个月(平均13个月)。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伤椎前缘高度、矢状指数、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术后24周、48周两组间患者矢状指数、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随访时行腰痛治疗结果评分(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 结论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行之有效,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优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关键词】椎弓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7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