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365529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注射方法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5日 曹晓征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的对比分析,研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及如何防辐射。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6月进行PETCT的受检者148例,按照注射方法区别划分为对照与实验两组,分别实施间接注射和直接注射两种手段。结果我院实验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FFDG起止时间、受检人员被放射性污染皮肤和皮下血管外漏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注射器内残存放射性活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接注射法进行PETCT检查,注入剂量比直接注射剂量更精确且安全性更高,成像效果也优于直接注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显像剂

    作者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核医学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ET)是一项先进的医学分子影像技术[1],是在人体内引进可释放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剂,经对у光子探测和计算人体血流分布、氧消耗和物质代谢等,从而获取人体新陈代谢的各种参数[2]。该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逐渐得到认同和日渐广泛,在肿瘤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突出价值。F-2-氟-2-脱氧-D-葡萄糖是最常用的发射正电子核素药物[3]。此次主要是对两种注射手段与实际注射量的准确性和成像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注射方法、成像质量和操作人员安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