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388
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血清hsCRP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刘运常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血清超敏C反映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8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两组共治疗8周。测定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和血清hsCRP。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降低Pd和血清hsCRP,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可以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Pd和血清hsCRP。

    【关键词】 房颤;胺碘酮;P波离散度;超敏C反应蛋白

    作者单位:271200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恒矿业医院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于心房失去收缩力,一旦发生心排血量减少25%甚至达50%,心房内血栓容易形成,脱落可引起脑梗死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已没有转复的可能性,如何控制其发展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心房结构的改变[1]及炎症[2]等与房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在临床检测中hsCRP是常用的验证监测指标。另外预测房颤发生中P波离散度是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左房内径等指标[3]。本研究采用胺碘酮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观察其P波离散度及血清hsCRP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符合永久性房颤诊断标准[4]:房颤持续时间超过6周,复率不成功或复率后复发者;HR1>90次/min,HR2>120次/min。将8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5.7±4.9)岁;对照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4.9±4.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