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696
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李明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大肠癌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5年间对本院普外科行大肠癌根治术的120例符合筛选条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未采用术后镇痛,观察组55例采用瑞芬太尼术后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监测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前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t=2.34、2.11、2.16、1.7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 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t=6.34、5.78、3.56、6.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术后镇痛能有效抑制术后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关键词】 瑞芬太尼;大肠癌;免疫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发病呈上升趋势[1],手术治疗在该病治疗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仍有很多患者术后很快出现转移及复发[2],学者研究证实其主要原因是术后患者疼痛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所造成的[3],随着对研究的深入,术后疼痛可以导致大肠癌手术患者过度应激,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使根本就免疫功能低下的大肠癌患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造成微小癌灶的转移,因此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4]。本研究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可以有效预防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提高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对防止复发转移方面给广大临床医生以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普外科大肠癌手术患者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龄35~75岁,平均(51±2)岁。其中腺癌80例、粘液癌30例、未分化癌10例。按Dukes分期,A期30例、B期50例、C期30例、D期10例,所有患者均术前、术后病理诊断明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