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2688275
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减少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原因以及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进行了分析, 并且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 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查阅文献, 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给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用药信息。结果 为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 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结论 现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们对药物安全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合理用药

    1 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症、特异质反应、抗感染药引起的双重感染、药物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它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而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WHO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分为四种类型:A型药物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B型药物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药物相对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迟现性不良反应。由于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病例数太少、研究时间太短、试验对象年龄范围太窄、用药对象条件控制太严、试验设计太单纯, 以及某些发生率低、潜伏期长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观察实验期间很难被发现。药品上市后研究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文献研究 ......
------
    赵敏 吉林省吉林市妇产医院;

    【摘要】目的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药物的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原因以及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进行了分析,并且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查阅文献,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给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用药信息。结果为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结论现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们对药物安全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机制 合理用药

    【分类号】R97

    1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症、特异质反应、抗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