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2期
编号:12684951
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验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报告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例, 回顾分析诊治经过。结果 该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用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后疾病痊愈, 未复发。结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个不易控制的症候, 要掌握适当有效的方剂, 做到恰到好处, 滋阴不可太过, 以免遗留后患。

    【关键词】 羚僵蜈蚣汤加味;三叉神经痛

    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 中医科接诊十余例三叉神经痛患者, 采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方剂加减治疗, 取得一定疗效, 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经仔细研究, 采用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靳某, 女, 65岁。以“发作性左侧头面部疼痛约2年, 加重半年”为主诉就诊。约2年前, 患者突然出现左侧头面部疼痛, 呈阵发性、刀割样剧烈疼痛, 每次持续1~2 min, 每日发作3~4次, 常突然发作, 突然停止。在某医院诊断为“左侧三叉神经痛(第一支)”。经用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后, 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且日渐加剧。半年前, 上述部位疼痛加重, 且发展到第二支分布区域, 每日发作6~8次, 每次持续5~15 min不等。刷牙、洗脸、大声笑等均可诱发疼痛。每遇疼痛时, 为减轻痛苦, 常用手使劲磨擦疼痛部位, 致使左侧眉毛脱落, 左眼眶上部皮肤增厚。因屡用维生素、镇静、镇痛等药物及封闭疗法治疗均不能缓解, 医院曾建议行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患者惧怕手术及其后遗症, 遂来本科求治。刻下症, 除上述症状外, 伴有头晕目眩, 夜晚因疼痛而不能入睡, 舌淡红, 苔白腻, 脉弦滑有力。五官科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辨证为肝阳上亢, 风痰阻络型, 治法平肝潜阳, 化痰通络。遂给予羚僵蜈蚣汤加味。组方:羚羊角粉5 g(分次冲服)、全蝎10 g、蜈蚣3条、僵蚕15 g、毛冬青30 g、川芎10 g、天麻12 g、钩藤20 g、石决明30 g, 水煎服, 6剂。复诊, 自诉症状减轻, 头痛稍减, 睡眠改善。药合病机, 继服上方6剂。三诊, 自诉疼痛大减, 疼痛时间不超过2 min, 每天发作1~2次, 仍觉头晕目眩, 咽干口燥, 晨起口苦, 咽微痛, 大便干结, 舌红, 苔微白腻。守上法稍加减, 组方: 羚羊角粉5 g(分次冲服)、石决明30 g、蜈蚣3条、僵蚕15 g、毛冬青30 g、钩藤20 g、丹参20 g、磁石30 g、生地20 g, 龟板10 g、鳖甲10 g;水煎服, 6剂。四诊, 自诉服药后, 精神大振, 疼痛及头晕目眩等症状均已消失, 睡眠转佳, 食欲增进。为巩固疗效, 嘱其继续服上方10剂, 以防复发。半年后随访, 患者病情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病例2:患者邢某, 女, 53岁。以“发作性左侧头面部疼痛14年, 加重1月”为主诉就诊。14年前突然出现左侧头面部疼痛, 曾经多家医院诊断为“左侧三叉神经痛(第一、二支)”。发作时, 左侧头面部呈阵发性剧烈疼痛, 类似电击, 甚至患侧面肌抽搐, 口角流涎, 疼痛持续10~15 min, 突然停止。每日发作一次或数次不等, 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多年来经中西药物、针灸和封闭疗法治疗均无效, 遂行左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但仍未解决疼痛。1月来症状加重, 来本科就诊。刻下症, 除上述症状外, 伴有耳鸣, 口干苦, 烦躁不安, 疼不能眠, 大便干, 小便黄, 舌质红, 脉弦滑。五官科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辨证为肝火冲逆, 风痰上扰。治法平肝泻火, 化痰通络。遂给予羚僵蜈蚣汤加味。组方:羚羊角粉5 g(分次冲服)、全蝎10 g、蜈蚣3条、僵蚕15 g、水牛角30 g、菖蒲15 g、威灵仙20 g, 钩藤20 g, 水煎服, 6剂。复诊, 自诉症状稍减, 疼痛发作次数减少, 时间缩短, 程度亦减轻, 睡眠转佳;仍口苦干渴, 心烦易怒, 舌红苔腻, 脉弦滑。遂给予:羚羊角粉5 g(分次冲服)、全蝎10 g、蜈蚣3条、僵蚕15 g、水牛角30 g、菖蒲15 g、钩藤20 g、蔓荆子15 g、丹参20 g、30 g, 水煎服, 10剂。三诊, 自诉头面部疼痛消失, 诸症已除, 睡眠好, 饮食日增, 大小便自调。嘱其再服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 百拇医药
    2 体会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明确, 目前认为三叉神经在脑桥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 局部发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疼痛发作。祖国医学认为, 本病的病位在头面部, 多由头面部三阳经络受病所致, 其病机多为肝阳化风, 肝阳上亢, 风痰阻络所致。肝为刚脏, 赖肾阴滋养。若郁怒太过, 耗损肝阴, 则肝火偏亢, 凤阳升动, 上扰清窍, 风痰阻络, 则头部剧痛, 头晕。故采用平肝潜阳, 化痰通络之法, 遂组方羚僵蜈蚣汤, 同时随症加减, 兼寒者, 加制川乌、细辛;兼热者, 加水牛角、生石膏;如阴虚内热盛者, 加龟板、鳖甲;面肌抽搐发作频繁者, 加白芷、白附子、珍珠母。要掌握适当有效的方剂, 做到恰到好处, 滋阴不可太过, 以免遗留后患。

    作者单位:474592 河南省西峡县重阳镇卫生院, http://www.100md.com
------
    王常安 河南省西峡县重阳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报告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例,回顾分析诊治经过。结果该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用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后疾病痊愈,未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是一个不易控制的症候,要掌握适当有效的方剂,做到恰到好处,滋阴不可太过,以免遗留后患。

    【关键词】 羚僵蜈蚣汤加味 三叉神经痛

    【分类号】R277.7

    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中医科接诊十余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方剂加减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经仔细研究,采用羚僵蜈蚣汤加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靳某,女,65岁。以“发作性左(王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