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7期
编号:12682348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症疾患[1]。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药物治疗缓解。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方法 , 现将有关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简称激素 )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有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 , 吸入给药为首选给药途径。其中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 , 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 , 需要药物剂量较小 , 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后的药物大部分经肝脏灭活作用 , 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小。研究证明吸入激素可以有效减轻哮喘症状 , 提高生命质量 , 改善肺功能 , 降低气道反应性 , 控制气道炎症 , 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 , 降低病死率[2]。少数吸入激素患者引起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 , 在吸入激素治疗数分钟后用清水漱口可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发生。常用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吸入激素可增加肺部感染 (包括肺结核 )的发生率[3], 因此那些伴有活动性肺结核的哮喘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吸入激素治疗。对轻中度哮喘发作、大剂量吸入激素的联合治疗后仍无效的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或静脉应用激素治疗后的序贯治疗 , 可给予口服半衰期短的激素 (如强的松 )治疗 , 当症状缓解后考虑减量或停药 , 停药后可改用吸入剂治疗。严重急性哮喘发作 , 可静脉应用琥珀氢化可的松或甲强龙治疗 , 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然后改为口服或吸入剂维持。
, http://www.100md.com
    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简称 β2受体激动剂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支气管舒张剂, 是控制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4]。此类药物种类较多 , 可分为短效 β2受体激动剂 (简称 SABA)和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 (简称 LABA)。SABA常用的药物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 给药途径有吸入给药、口服给药和贴剂给药。LABA不能作为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 , 必须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 β2受体激动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骼肌震颤、心律失常、低血钾等, 停用或减量后可好转。

    3 茶碱类

    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使支气管扩张的作用 ,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茶碱与激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但茶碱类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 ,以及茶碱代谢存在个体差异 ,会引起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5]。影响茶碱类药物代谢的药物较多, 如甲氰咪胍 (西咪替丁 )、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均可影响茶碱代谢 ,而使其排泄减慢 ,故合用时应减少茶碱类药物剂量 ,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新型茶碱类药物多索茶碱与氨茶碱相比较,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患者耐受好[6]。
, 百拇医药
    4 白三烯调节剂

    除吸入激素外 , 白三烯调节剂是唯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效控制药物 , 但其疗效不如吸入激素。如果轻中度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后 , 病情仍不能很好控制 , 联合白三烯调节剂治疗 , 可使哮喘患者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可作为轻度哮喘患者吸入激素的替代药物治疗 , 亦可作为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目前国内主要应用半胱氨酰三烯受体拮抗剂。本品可减轻哮喘症状 , 改善肺功能 , 减少哮喘的恶化[7];可提高吸入激素的疗效, 减少哮喘患者每日吸入激素剂量;且服用方便 , 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及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的治疗。

    5 M抗胆碱药类

    M抗胆碱药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 , 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 , 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 , 又能阻断肥大细胞表面的胆碱受体 , 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 促进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目前常用的抗胆碱药有异丙托溴胺雾化剂、噻托溴胺干粉剂以及异丙托溴胺和沙丁胺醇的复方气雾剂等。此类药物对夜间发作的哮喘疗效较好 , 适用于急重症哮喘及因颤抖、心悸等不宜应用 β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的哮喘患者[8]。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 少数患者因用药剂量较大而引起口干、皮肤潮红等不适。
, 百拇医药
    6 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

    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是一类非激素抗炎剂。色甘酸钠的疗效与吸入激素相比 , 其疗效不够理想 , 故现在不常用于哮喘的治疗 , 但其安全性好 , 除偶尔会引起咳嗽或兴奋外 , 基本上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奈多罗米与色甘酸钠相比较 , 奈多罗米的疗效优于色甘酸钠[9]。这类药物安全性高 , 可用于儿童哮喘及运动相关性哮喘。

    7 脱敏疗法

    脱敏疗法是通过少量、多次给已致敏个体注射常见的吸入的变应原提取液 (尘螨、猫毛等), 使肥大细胞逐渐脱颗粒 , 从而减轻或抑制过敏反应。此疗法可减轻哮喘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 适用于那些变应原明确但又难以避免的哮喘患者。此疗法不良反应较多 , 所以哮喘患者应用此疗法应严格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 且在环境隔离和药物干预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选用。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蔡柏蔷 ,李龙芸 . 协和呼吸病学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04:835.

    [2]胡江彦 , 何滨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 .临床肺科杂志 , 2011, 16(4):587.

    [3]林江涛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08, 28(8):691.

    [4]徐颖.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进展.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9):1791.

    [5]温小萍 ,符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中国误诊杂志 , 2010, 10(9):2038.

    [6]夷赛平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 , 2012,5(10):51.

    [7]郑海燕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 .海峡药学 , 2011,23(2):89.

    [8]谭英强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临床医学工程 , 2009,16(2):109.

    [9]葛敏 .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 .工企医刊 , 2012,25(4):52., 百拇医药
------
    卢彩作 广西省河池市中医医院;

    【摘要】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症疾患[1]。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药物治疗缓解。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方法,现将有关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有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给药为首选给药途径。其中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需要药物剂量较小,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

    【关键词】 哮喘 药物疗法 综述

    【分类号】R562.2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症疾患[1]。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卢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