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7期
编号:12682264
本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近5年的变化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 对本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近 5年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对本院 2007年至 2012年进行的剖宫产手术以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院近 5年来剖宫产手术几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其原因与诸多因素相关 , 主要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另外患者患有妊娠合并症、羊水过少、胎儿巨大也是导致剖宫产手术几率上升的因素。结论 依据患者具体自身病情, 向孕妇及孕妇家庭说明剖宫产的不利方面, 介绍分娩时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尽量降低剖宫产手术的几率。

    【关键词】 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

    剖宫产术在产科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医疗技术的发展, 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知识的普及 , 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以及感染控制水平的提升 , 剖宫产已被广泛用于解决难产、产科合并症 , 成为挽救母子生命的有效手段。然而剖宫产出血量大、术中会引发诸多并发症 , 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受孕胎盘前置和子宫破裂的概率远比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高;同时经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弱视的几率比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高 , 其机体免疫力远远比不上阴道自然出生的新生儿[1]。现对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 5年的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措施降低剖宫产率, 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 2007年至 2012年间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 8500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有 3600例 , 发生率为 42.35%。年龄 19~46岁 ,平均年龄 (29.8±5.7)岁 , 孕周在 32~42周之间。对所有产妇的剖宫产指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2 方法 对 5年来各年度的分娩总数、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资料进行整理 , 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以及相关因素 , 包括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胎儿巨大、羊水过少等因素 , 总结产妇进行剖宫产主要影响机制。

    2 结果

    近 5年来 , 本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导致其上升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胎儿巨大、羊水过少等因素 , 其中社会因素以及摄取过多营养导致婴儿巨大是最主要的因素。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研究显示 ,近年来我国阴道自然分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而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导致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原因分析显示 ,孕产妇家属由于产科知识的匮乏 ,普遍认为产钳在阴道助产操作时会对母儿产生一定的损伤[3], 所以更倾向于让孕妇选择剖宫产方式分娩;由于人们对剖宫产手术不甚了解 ,广泛意义上认为通过剖宫产手术分娩可以确保新生儿的生命以及身体健康;孕妇自身对自然分娩时产生的痛苦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 ,以及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不足 ,怕发生意外 ,由于剖宫产过程中应用麻醉技术 ,产妇不必再承受自然分娩时巨大的疼痛折磨 ,因而产妇更愿意直接选择剖宫产而不愿意尝试自然分娩;有些孕妇担心经阴道自然分娩后, 会导致阴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弛, 会影响到日后夫妻之间的性生活质量 ,因而宁愿选择剖宫产;少部分孕妇及其家属具有封建迷信思想 ,希望孩子能够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出生 ,故要求在某时某日进行剖宫产使新生儿出生;近年来 ,由于医疗事故相继报道 ,医院整体以及医护人员形象在人们眼中不太良好 ,导致医患关系相处紧张 ,产科医生担心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 ,发生严重事故而难以承担相应责任,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 就有意地放宽了适合进行剖宫产的指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麻醉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生素 ,有效预防感染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使孕妇及其家属愿意接受安全快速且分娩过程无痛苦的剖宫产手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胎儿通过母体汲取足够营养 ,导致体型过大 ,从而给母体顺利分娩造成极大的困难 ,对于这种现象 ,孕妇及家属更愿意接受剖宫产手术;随着社会发展 ,多项围生儿监护手段被广泛联合应用 ,有效提高了诊断围生儿宫内窘迫的准确率 ,这种症状适合剖宫产手术 ,故剖宫产几率相应增加 ,但是真正出于围生儿窘迫这种原因而导致孕妇及家属选择剖宫产方式结束分娩所占的比例是较少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导致剖宫产率大大增加 ,因为随着孕前健康检查的知识普及以及孕前健康检查工作的不断开展 ,能使孕妇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并早期治疗;人们只看到剖宫产有利的一面却忽视了剖宫产术给母子带来的危害 , 且经过舆论般的效应 ,将剖宫产的功能和安全性扩大化传播 ,人们相继效仿使用 ,促使剖宫产比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在临床分娩过程中 , 只要确定胎儿脐带绕颈的有效长度 >30 cm, 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胎儿是安全有保障的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护胎心 ,一旦发现脐带被压制导致胎儿窘迫 ,则及时选择剖宫产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度, 且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几率会比单纯剖宫产小很多。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 , 反映的不单单是医疗问题 , 也反映了诸多社会问题, 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
, http://www.100md.com
    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 提高自然分娩率 , 作者经临床实践研究提出了以下相关措施:①宣传普及自然分娩知识介绍其优点 , 以及讲解剖宫产的适应证与并发症相关知识 , 使孕妇及其家属了解到自然分娩的种种益处 , 建立信心 , 消除产妇疑虑, 同时使其充分认识到剖宫产是一种弊大于利的分娩方式 , 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②开展培训活动 ,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技术水平, 使其各种助产技能能够熟练掌握 , 对产妇的整个产程期间进行细心监护。提高围生儿的监护质量 , 提高围生儿窘迫诊断的准确率。③国家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减轻产妇及家属的思想压力 , 尽可能地减少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手。④对孕妇进行系统化管理 , 对于有高危妊娠症状的产妇 , 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 密切观察胎位 , 如有不正等现象发生应及时进行纠正, 并指导孕妇合理膳食 , 保证饮食平衡, 避免胎儿过大现象发生。

    本研究表明 , 本院 2007年至 2012年间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 导致其逐年上升的原因诸多 , 其中社会因素和胎儿过大因素导致剖宫产占的比例最大 , 特别是社会因素。我们应该加大宣传 , 普及分娩知识 , 使人们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以及剖宫产的种种弊端 , 相信在社会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 严格按照剖宫产指征制定生产方案 , 会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保障孕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边俊艳 .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及其指征 6年变化分析 .首都医药 , 2013,2(15):45-46.

    [2]钟钰平 .8年剖宫产率及 3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 2013,4(25):12-13.

    [3]张爱荣 ,何莲芝 .安庆市 10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分析. 皖南医学院学报 , 2013,2(5):78-79., http://www.100md.com
------
    侯晓艳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对本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近5年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本院2007年至2012年进行的剖宫产手术以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近5年来剖宫产手术几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与诸多因素相关,主要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另外患者患有妊娠合并症、羊水过少、胎儿巨大也是导致剖宫产手术几率上升的因素。结论依据患者具体自身病情,向孕妇及孕妇家庭说明剖宫产的不利方面,介绍分娩时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尽量降低剖宫产手术的几率。

    【关键词】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变化

    【分类号】R719.8

    剖宫产术在产科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医疗技术的发展,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知识的普及,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以及感染控制水平的提升,剖宫产已被广泛用于解决难产、产科合并症,成为挽救母子生命的有效手段。然而剖宫产出血量大、术中会引发诸多并发症,术后(侯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