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468325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孙瑞
第1页

    参见附件(1068KB,1页)。

     【摘要】 目的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以7d为1疗程, 在治疗2疗程后行妊娠组织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 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显著, 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子宫保全率, 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子宫保全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常见剖宫产及其他子宫手术术后远期并发症[1], 在有剖宫产史妊娠女性中占比达6.17%。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孕妇数量不断增加, 其发生率呈不断增高趋势。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在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展开治疗时, 分别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其中联合用药组疗效显著, 子宫保留率较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 年龄为25~39岁, 平均(31.5±2.4)岁;孕次1~3次, 平均(1.5±0.6)次;停经时间35~67 d, 平均(42.3±6.2)d;前次手术类型:子宫肌瘤8例, 剖宫产64例;孕囊大小为38.4~56.8 mm, 平均直径为(41.3±1.8)mm。血HCG水平为1294.3~1512.6 IU/L, 平均(1388.6±246.5)IU/L。将子宫破裂、孕囊直径>6 cm、有阴道大出血现象、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患者排除 ......
------
    孙瑞 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摘要】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后行妊娠组织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子宫保全率,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子宫保全

    【分类号】R714.2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常见剖宫产及其他子宫手术术后远期并发症[1],在有剖宫产史妊娠女性中占比达6.17%。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孕妇数量不断增加,其发生率呈不断增高趋势。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在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展开治疗时,分别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