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468330
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毛剑峰?钟绿萍?林毅?严汀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135KB,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6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治疗组加服贝那普利5~10 mg, 每天晨服, 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蛋白尿(U-Pro)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Cr、BUN和24 hU-Pro降低(P<0.05),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效果显著, 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

    【关键词】 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疗效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 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1]。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随着肾小球前动脉逐步玻璃样变 , 小叶间动脉与弓状动脉内膜中层肥厚以及内弹力膜呈双轨征造成管腔狭窄致使肾脏供血减少, 最终出现肾实质的损伤, 常表现为尿液中蛋白排出量增加[2]。本文通过对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门诊或住院患者67例, 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 采用数字随机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 男20例, 女11例, 年龄(58±10.2)岁;对照组36例, 男22例, 女14例, 年龄(56±10.5)岁。两组在血压严重程度、肾功能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确诊后均给予口服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进行降压治疗, 治疗组加服贝那普利, 首次剂量为5 mg/次, 如血压控制不理想, 可逐渐增加剂量, 最大可至10 mg/次, 治疗时间为6~7周 ......
------
    毛剑峰 钟绿萍 林毅 严汀华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心内科;

    【摘要】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6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治疗组加服贝那普利5~10 mg,每天晨服,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蛋白尿(U-Pro)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Cr、BUN和24 hU-Pro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

    【关键词】 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蛋白尿 疗效

    【分类号】R544.1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1]。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随着肾小球前动脉逐步玻璃样变,小叶间动脉与弓状动脉内膜中层肥厚以及内弹力膜呈双轨征造成管腔狭窄致使肾脏供血减少,最终出现肾实质的损伤,常表现为尿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