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3期
编号:12659672
论湿热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3期
     【关键词】 湿热;慢性炎症

    湿热一证, 多缠绵难愈, 现代医学的许多慢性炎症多属于此证。或湿重于热, 或热重于湿, 或湿热均等。或蕴阻上焦, 致心脉瘀阻, 肺失宣肃;或湿热上熏, 影响耳、鼻、口咽诸窍;或湿热中阻, 影响脾胃升降;或湿热蕴阻肝胆, 致肝胆失疏泄之职;或湿热流注下焦, 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湿热之邪久羁不解, 耗气伤阴伤阳。综之, 湿热一证, 证型繁杂, 流阻哪个脏腑组织, 则会造成那个脏腑组织的功能失常。在治疗上, 要根据湿与热的偏盛, 以及湿热之邪蕴阻的部位来确定治疗方药, 且宜健运中焦, 守方治疗, 以求祛邪务尽。

    1 病因病机

    1. 1 先天不足, 后天脾胃失养, 易感湿热秽浊之气, 脾胃运化失职, 形成脾湿胃热之体。

    1. 2 恣食厚味辛辣, 嗜酒, 损伤脾胃运化功能, 形成脾湿胃热。

    1. 3 误服补益粘腻药物影响脾胃运化, 或误用寒凉伤及脾胃之阳, 脾主运化失职。

    1. 4 另外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许多的慢性炎症也是湿热证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分型论治

    2. 1 湿热蕴阻上焦

    2. 1. 1 湿热之邪蕴阻鼻咽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鼻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