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3期
编号:12634908
胃肠间质瘤31例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
靶向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31例临床表现中腹痛与消化道出血较常见, 发生部位最常见为小肠和胃, 其次为结直肠, 均手术治疗。其中5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局部切除, 26例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21人获随访, 11例复发, 其中6例出现肝转移。结论 胃肠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尤其男性中好发, 以便血腹痛为主要表现;早期确诊率低, 多排CT扫描对术前确诊帮助较大, 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 对于中高风险的GIST患者术后常规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

    手术治疗是胃肠间质瘤目前唯一有可能获得根治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做到早诊断, 正确治疗, 现将本院200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 男20例, 女11例, 年龄35~71岁, 中位年龄58岁。病变部位:胃体5例, 胃底5例, 胃窦2例, 十二指肠2例, 空肠6例, 回肠4例, 横结肠5例, 直肠2例, 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6例, 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不全梗阻8例, 瘤体破裂穿孔4例, 腹部肿块3例。所有病例均得到病理学证实, 确诊标准如下[1]:①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确定肿瘤原发于消化道;②组织病理学证实肿瘤为间充质来源, 可表现为梭形细胞型, 上皮细胞型或混合型;③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符合下列之一可做出GIST的诊断:对于组织形态学符合GIST ......
------
    吴超 田国伟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31例临床表现中腹痛与消化道出血较常见,发生部位最常见为小肠和胃,其次为结直肠,均手术治疗。其中5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局部切除,26例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21人获随访,11例复发,其中6例出现肝转移。结论胃肠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尤其男性中好发,以便血腹痛为主要表现;早期确诊率低,多排CT扫描对术前确诊帮助较大,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于中高风险的GIST患者术后常规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靶向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

    【分类号】R735

    手术治疗是胃肠间质瘤目前唯一有可能获得根治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正确治疗,现将本院200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35~71岁,中位年龄58岁。病变部位:胃体5例,胃底5例,胃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