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2610452
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加强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 保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析288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结果 每年度临床各科室提交的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的数量在逐年减少。结论 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药物管理制度逐步加强, 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 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18

    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实施以来, 本院对抗菌药物是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使用并分级管理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是按照特殊使用级管理的。使用流程:①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申请并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2份。②组织全科医师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科室主任签字。③由专家组(包括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会诊讨论, 对用药品种、用法、用量、给药时间等提出建议并签字。④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开具处方和医嘱。⑤申请单由医务科审批, 在药学部备案, 在药房取药。用药结束后向药学部递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 由药学部专职人员对所有使用病例专项点评。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2014年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288份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其中, 男180例(占62.5%), 女108例(占37.5%);年龄15~85岁, 平均年龄(54.5±7.5)岁。

    1. 2 方法 对各年度的288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2012 ~2014年各年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288份, 比较显示观察表数量逐年递减, 百分比下降。见表1。

    表1 2012~2014年各年度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数量(n, %)

, 百拇医药     年度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效果观察表数量百分比

    2012年14851.39

    2013年9532.99

    2014年4515.63

    2. 2 2012~2014年度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科室比较 应用主要涉及病种有淋巴瘤、白血病、肿瘤化疗、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重症肺炎、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等。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的前5名科室比较, 见表2。

    表2 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的前5名科室比较(n, %)

    科室提交观察表的数量百分比

    肾内科93.13
, http://www.100md.com
    神经外科155.21

    呼吸科3813.19

    肿瘤科5117.71

    血液科12443.06

    3 讨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履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一类强效杀菌剂[2], 主要用于病原菌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时的替代品, 主要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属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自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活动以来, 本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不断加强, 特别是特殊使用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要求特别严格, 严格按照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流程填写审批单、经科室讨论、经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和临床药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并且填写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观察表, 报药学部备案, 定期汇总点评并纳入考核。
, 百拇医药
    由表1可知, 本院2012~2014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数量是逐年递减。2012年为51.39%;2013年为32.99%;2014年为15.63%。由表2可知, 本类药物最多的科室是血液科, 占43.06%[3], 主要治疗的疾病是淋巴瘤、白血病, 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其他依次是肿瘤科、呼吸科、神经外科和肾内科, 分别占17.71%、13.19%、5.21%、3.13%。常见的病原菌大部分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株。总体来看, 主要用于危及生命时的严重感染, 或者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菌株的感染反复发作, 大部分是做药敏试验后使用的。

    综上所述, 本院通过抗菌药物整治活动的开展,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对特殊使用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越来越细、越严格。由2012~2014年度的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汇总分析可以看出:本院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1]赵丽瑞, 袁恒杰.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2012(40):3828-3830.

    [2]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22):1857-1862.

    [3]王姝, 李青.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5(5):54-55.

    [收稿日期:2014-11-26], 百拇医药(郝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