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6期
编号:12600539
外伤性脑梗死的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7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治疗), 各3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 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8.6%)明显高于对照组(57.1%),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亚低温治疗;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051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受到重创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损伤后常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供血障碍, 进而导致脑组织神经功能性障碍以及缺血性损害[1]。外伤性脑梗死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情况, 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不良影响。目前, 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有效手段是溶栓治疗, 但溶栓治疗存在严格的时间窗限制(3~6 h), 因此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来保护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亚低温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法,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造成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颅脑外伤中, 而且其临床效果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广泛认可[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