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3期
编号:13071245
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用药的临床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小24岁, 最大37岁, 平均年龄(29.5±4.3)岁;孕周38~40周, 平均孕周(39.5±0.5)周;经产妇17例, 初产妇23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最小25岁, 最大35岁, 平均年龄(29.6±4.1)岁;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7±0.6)周;经产妇18例, 初产妇22例。两组产妇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治疗, 在脐带结扎后, 给予1.0 g头孢唑啉静脉滴注, 2次/d, 连续治疗2 d;对于使用头孢唑啉过敏患者, 采用0.6 g克林霉素。对照组产妇采用围手术期常规用药治疗, 即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当天, 给予2.0 g头孢唑啉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5 d;对于使用头孢唑啉过敏患者, 采用0.6 g克林霉素治疗。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退热时间和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最高体温。②剖宫产术后产妇腹部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渗液、红肿、硬结和压痛等症状;③剖宫产术后产妇出现产褥病发生率;无其他原因情况下分娩1~10 d内, 采用口表进行测量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