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1期
编号:13058265
温经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温经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 疼痛开始即服, 消失即停止;观察组采用温经汤加减治疗, 于经前7 d开始服用, 经期停用, 同时经前7 d时用清艾条温和灸神阙、关元及双侧三阴交穴。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35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22例, 总有效率为56.0%,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21, P<0.05)。观察组治疗后单项中医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经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可改善全身寒凝血瘀之根本, 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分泌, 温煦内脏, 温经散寒, 互补长短, 消瘀止痛, 共奏奇效。

    【关键词】 温经汤加减;艾灸;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76

    痛经为中医妇科常见的月经不调类疾病, 属经行腹痛范畴, 主要表现为经行前后下腹胀痛、坠胀、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 寒凝血瘀证型临床最常见[1-6]。病因多为经期淋雨、起居不慎或临时贪食生冷, 风冷寒湿致冲、任瘀阻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82 字符